云南宜良木雕远嫁台湾
新闻速读 在宜良,一间高木舍艺术馆里摆放着各种木雕艺术品,还藏着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志永,他的作品“远嫁”台湾,往往是今年的活计去年就被订满,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土生土长的宜良木雕艺术家高志永在县城学成饭店一楼大厅开了一间高木舍艺术馆,展示各种木雕艺术品。作为云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年轻的木雕艺术传承人,他的作品备受台湾客商青睐,往往是来年的活计今年就已经订满。
走进高木舍非遗艺术馆,立刻就被满屋香樟木、阴沉木雕刻品那种穿越岁月的厚重围绕着,气势磅礴的玄玉龙舟,俯身欲直冲云霄的健硕奔牛,飘逸升仙的屈原像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学成饭店一楼大厅正中央, 摆放着用长4.7米、宽1.3米、高3米的香樟树根雕成的郑和宝船,天然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耐人玩味。
“当时第一眼看到这座沟壑纵横的巨型香樟木树根,闭上眼睛思索片刻,脑海中便浮现出郑和率领着船员们驾驭龙头巨舰乘风破浪,气势磅礴探索西洋的场景。于是我决定为郑和这位伟大的云南历史名人创作出这件作品。”身着青灰色布衫、布鞋的高志永说,4年前他就萌发了以根雕再现郑和宝船的构思,而且力求采用天然根雕,不留任何拼接痕迹。为了寻求天然的树根以实现自己的构思,他花了2年时间,足迹深入云南、四川乃至缅甸,最后在广西如愿。当树根被运回宜良后,高志永劳作300多个日夜,通过查阅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资料,用树根复制出这一大型郑和宝船。
作为宜良木雕传承人,高志永精心研习、领悟手工木雕工艺近20年,并结合福建木雕、东洋木雕、剑川木雕和宜良传统木雕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特点鲜明的本土雕刻工艺。“高木舍艺术馆里的东西都是非卖的,主要是展示给大家,让来往的客商都能一睹木雕工艺的精彩。”高志永说,对于木雕,他是一个“半路出家和尚”,在此之前,他在四川美院进修,不时给寺院塑塑佛像,“出于对木雕的热爱,最终我放弃了美术,开始收集树根,走上了根雕艺术之路。”
2007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高志永以其独特的技艺成为云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艺术传承人。2008年,他创办了云南省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宜良高木舍艺术馆,对外展示宜良和云南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
如今,每天到学成饭店吃饭的本地人、外地客商都会驻足参观高木舍艺术馆,对高志永的作品赞叹不绝。据统计,从办馆至今,已经有10多个国家,10万余人入馆参观。
高志永和他的木雕作品已经名声在外,从2009年开始,他与台湾一家文化机构达成合作关系,接受对方订单为其创作木雕作品,同时,也以文化交流的方式相互礼赠,将本土民间艺术提升到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层面。3年来,高志永的主要工作都是为台湾同胞制作订单雕件,往往是来年的活计今年就订得满满的。宜良木雕也随之“远嫁”台湾,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实习记者莫衍邹腊 记者杨雪煌 通讯员邱小坤报道
相关报道
木雕“土艺人”张明贵
在宜良东城,有一位从事木雕创作的民间艺人张明贵,枯腐的树根在他大手挥舞间总能变成一件件富有艺术韵味的根雕作品,因他长年留着披肩长发,蓄着胡须,灰头土脸,不拘小节,人们都称他木雕“土艺人”。
两根弯曲的树根被雕成两条龙,龙须微微上翘,栩栩如生。“这就是二龙戏珠茶台,已经一个星期了还没有完工。”张明贵一边转动着手上的刻刀,一边介绍,因为大部分都是手工工艺,所以比较费力费时,但是这样更能体现出粗中有细的雕工和原始的风貌,含金量也更高。
在宜良东城门外,张明贵租用了一大块空地,开办了根艺雕刻厂。数十件大小不一的半成品和成品有序地放在地上。张明贵的作品主要以实用性的茶台为主,也有不少精美的装饰根雕作品。他说:“每个月有10到15件订单,每一件我都是亲自操刀打磨、雕刻。”在宜良的民间木雕工厂,张明贵根艺是规模、产量最大的一家。一件木雕,纯手工雕刻往往要花上十天半月时间,但是张明贵依然坚持机器为辅手工为主的制作。“正是因为‘土法’传统的技艺得以表现,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位前来购买茶台的市民张先生如是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