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梵宫:东阳木雕与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

  记者 冯丁

  5月4日,记者又来到无锡灵山,再次见到了灵山梵宫,不禁有许多感慨涌上心头。灵山梵宫,这是让东阳人感到自豪的一座佛教艺术殿堂,宫内的木雕群以贵重的金丝楠木为主材,通过精湛的东阳木雕手法演绎,令人叹为观止。

  记得那是2007年11月中旬,记者受邀,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首次冒雨来到灵山。当时的灵山梵宫还搭着脚手架,土建工程还没有全部完工,在“灵山宫木雕装饰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上,陆光正大师代表东阳木雕行业,签署了庄严的承诺,记者用相机,见证了那一刻。

  通过那次活动,了解到陆光正大师在这座恢宏建筑的设计之初,就开始参与指导。上海的建筑设计师也曾来到东阳,考察东阳的古建筑,把东阳传统木雕的精华,融合到灵山梵宫的设计理念之中。特别是在廊厅和塔厅内,融入了大量的东阳木雕建筑构件和装饰构件,如隼接的“牛腿”、斗拱等,将艺术氛围与建筑功能合而为一。廊厅和塔厅也是木雕装饰最重要和最集中的区域。尤其体现在上部,每一根梁柱都要雕上吉祥花纹或佛教故事,塔厅的每一层无处不雕花,特别是弧形天花板上密布飞天图案。

  据介绍,整个灵山梵宫的木雕装饰面积达1.5万平方米,用了1400立方米的原木。而即使在梵宫60多米的最高处,也是用最为细致的东阳木雕工艺表现。

  为了圆满地完成东阳木雕装修任务,陆光正大师带领整个团队,从木雕图稿创作开始到对原木加工、切割、深度雕刻、粗雕、细雕、抛光、贴金等20多道工序都非常讲究。而该项目的安装施工,难度也是相当大。首先是单体构件太大,不少单件重达上千公斤,由于是室内施工无法使用吊车,所费人工可想而知。其次是空间太大,梵宫这样的空间规模是东阳木雕装修过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东阳的能工巧匠,克服了种种困难,向世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