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热捧过云楼藏书
记者 詹皓 报道
昨天,上海图书馆门口张贴了超大海报,北京匡时(微博)春拍“过云楼”藏书巡展到沪,连北京在内将一共巡展七大城市,几本古籍拍卖为何闹得如此高调?业内人士揭秘称,过云楼藏书中的一套宋版孤本《锦绣万花谷》堪称中国古籍里的“天字第一号”藏品,通过对它的推广,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化艺术品真正的价值排序,因为百年前的收藏界,古籍地位排在书画之上。
过云楼藏书:“看一眼死了也值”
昨天的上海图书馆内,不但观众云集,更有上图的不少研究人员前来参观研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图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陈先行说,上图藏书规模浩大,但也没有《锦绣万花谷》那么好的宋版书。 2000多页的《锦绣万花谷》是目前国内公私所藏最部头最大最完整的宋版书。而过云楼藏书又自清道光开始,经历了好几代人,这批共179部古籍,是过云楼全部藏书的四分之一,而解放后苏州顾家过云楼的书画捐赠,和潘家的青铜鼎一起,撑起了上海博物馆的半壁江山。过云楼的实力可见一斑。
有些观众专门为过云楼慕名而来,甚至作为粉丝来跟《锦绣万花谷》合个影也好,更有人在微博上称“看一眼死了也值”。
过云楼收藏的态度是今天最缺的
上图一些研究人员昨天在现场鉴赏,他们表示,其他不说,光欣赏刻本上的字体,宋版书的字体和后世的放在一起比较,马上显示出大气优雅,元代刻本字体拘谨,明代字体也有可观之处,但到了清代又工整呆板了起来。
现场一位业内人士称,过云楼顾家对于藏品的态度,才是我们今天收藏界所缺乏的。苏州顾家为了收藏,专门置地造楼;上百年来,为避开战乱,使得藏品安全,他们宁可流落他乡,生活清贫一点没关系,但他们绝不出让任何一件藏品;在战乱中,顾家为了抢先运送书画古籍,连年幼的儿子都丢在汽车站了;他们对于古籍的珍爱远远超过书画,他们经常拿古书画出来供人欣赏临摹,吴昌硕都到苏州顾家的怡园临摹过古画,但对于古籍,却珍视有加,每个季度都要根据天气的不同,小心伺候保养,外人还不得踏入过云楼,更不向社会公开,只有同顾家交情深湛的民国教育总长傅增湘才得到过一次机会进入过云楼,进入时还不能带纸笔抄录。
国有机构若购,将捐买方佣金
顾家分家后,藏品被一分为四。 90年代,过云楼藏书中的四分之三被南京图书馆收购,剩下的这179种古籍,2005年在嘉德拍卖,当时想买的人不少,但最后有人整体收购,出价2300多万,这在当时已经创出了中国古籍的最高纪录。而今天,这批古籍再次上拍,起拍价就达到了1.8亿元,拍卖公司更给出了5000万元史上最高拍卖保证金。匡时总经理董国强(微博)表示,定这么高的保证金就是为了保证拍卖顺利进行,顺利交割,防止拍卖后不付款的现象。
此次拍卖公司推广过云楼藏书的程度,也可谓拍卖史上罕见。不但为这套古籍专门召开了全国范围的新闻发布会,进行网络直播,还邀请许多国内古籍界权威人士到场鉴赏。然后是全国七大城市的巡展,现场播放的过云楼藏书电视宣传片,更是表现手法高超,充满人文气质。据悉,这部长度为12分钟的电视片,特邀了央视纪实片高手花了两个月时间专赴南京、苏州两地拍摄,耗资十多万元。
拍卖公司方面称,这套古籍拍卖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拍卖本身,成为了大众关注的文化事件,希望通过这样高调的宣传来弘扬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让大家知道,中国最好的文化艺术品到底是什么。拍卖方表示,目前已有公私藏家对这套古籍表示出了兴趣,如果是国有文博机构拍得这套过云楼藏书,或私人拍得后捐给国有机构,他们将捐出全部买方佣金,用于文物保护或公益事业,据初步估算,这部分佣金将在两千万元以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