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成追名逐利场所

  当下,如果要问什么行当最热,相信有人肯定会告诉你“收藏”二字,没错从央视热播的收藏节目到全民对收藏暴*富的顶礼膜拜,可见现在中国的收藏早已失去了它原有的本意。

  当收藏艺术品变味为投资,当作者的身价成了影响其艺术品价格和保证收藏成败的重要因素时,在利欲驱使下,原本严肃、公正、权威的各种评选也就自然被这热火烘烤得走了型,变成了社会又一丑陋现象的温床。就说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本来是国家对工艺美术家艺术的最高奖赏,如今也随着选桌上人民币的出现,变成了追逐名利的场所。前不久河南就爆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黑幕的事件:河南省汝瓷研究领域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马聚魁向国家有关部委和媒体实名举报,认为河南省工信厅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推荐委员会存在暗*箱操作。无独有偶,就拿当今最为收藏界“着迷”的紫砂壶行业来看,也奇怪地出现了师傅不如徒弟的怪像,一些年近古稀的老艺术家,不论从人品和作品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被市场所认可,但就是得不到“评选委员”们的“慧眼”相顾,反而是他们社交较活跃学生的名字,倒常常出现在评选的名单中,其中的滋味耐人回味。难怪有人戏说再精美紫砂壶也泡不开这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这杯茶。

  当人们屡屡谈论有关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等问题,更多地把眼光投向以大师之名上,而疏于艺术创作的基本内核,即艺术价值的重要性;当评选不是为表达艺术的真正身份,而是委于名利目的时,评选就很难有公平和威信可言。

  如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变味,最终使部委的权信度面临空前的考验。而真才实学的大师对中国陶瓷业,对于中国艺术产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各种国粹艺术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到一个高度,这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也就值得我们期待。期待着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的公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