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许鸿飞:两年四进缅甸亲自选玉石

  说起用翡翠玉石搞雕塑,许鸿飞还有一段故事要讲——2010年,一个经营玉石的朋友运来一大块缅甸翡翠,想请许鸿飞以此为原料,雕刻一件作品,第一次接触这么大块翡翠玉石的许鸿飞被翡翠的通透莹润深深吸引,随着这件作品的逐渐成形完工,许鸿飞一发而不可收拾,彻底迷上了缅玉(也称翡翠)这种新材质——有雕塑史以来,好像还没有哪个雕塑家使用过这种珍贵的石料。

  于是,从2011到2012年间,许鸿飞四次出入缅甸,到公拍场里拍回翡翠石料,一口气完成了8件作品。

  到缅甸拍玉可是一件苦差事,他四次进缅都是星夜赶路,今年3月这次就是清晨5点起身,赶8点多的早机,到达仰光后,马上乘一辆事先请朋友租好的破车(缅甸严控汽车进口,满街都是超期服役的车),沿着颠簸的“高速公路”,驱车5小时到达翡翠拍卖场所在的新首都内比都。无论是租车还是进公拍场,要不是有他的朋友在帮忙,这一行会更加曲折艰难。

  许鸿飞说:第一次去,正赶上缅玉成为“疯狂的石头”之时,各路来买玉的豪客云集,缅甸航空开出专机到白云机场接客,凌晨三点出发,天亮正好进了缅玉拍卖场。当天许鸿飞就选好了自己的石料。余下的事情只好委托朋友去办,因为酒店爆满,在内比都根本找不到住处,当夜晚饭后赶回390公里之外的仰光。据说这次的拍价屡创新高,高于底价十倍百倍的比比皆是。

  后来为了防止进场客商太多,缅甸方面提高了入场价,“比如我们这次去,每人入场费就由1万涨到5万欧元,虽然这些费用可以抵货款,但毕竟拦住了一大批看热闹赶场子的人。买玉在缅甸公拍场有两种,一种是明拍,就像我们以往看到的那样,拍卖师开出底价,买主纷纷举牌叫价,这种明拍,往往拍价更高;所以多数玉商都参加暗标,就是说有玉商们把自己看中的石料写上标号写在标单上,开出自己愿意出的价码,卖家综合大家的价位,最后公布价高者得;所以这种暗标方式的缺点就是可能会把选中的货落空,或者如果太急于买者,又开高了价,花了冤枉钱。”

  许鸿飞的玉雕展从2011年初开始筹备,计划当年年底举办展览,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石料展期一再推迟,直到今年春天才与广州艺博院商定了具体展期。他说:定在今年6月,再不能往后推了,广州艺术博物院(微博)方面已经一再叮嘱,不能再改期了。日期定了,创作进入紧张阶段。第四次赴缅甸选料就是有备而来,他已经在广州做好了后面15件作品的泥塑模型,按型选料,志在必得,这次无论翡翠价位如何,必须下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