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博宣教工作会暨博物馆高研班圆满结束

  在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博物馆学会、西安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陕西省博物馆学会宣教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2年陕西文博宣教工作会议暨博物馆教育高级研讨班” 于2012年4月24~28日在西安召开。来自省文物局、省博物馆学会、以及西安、延安、榆林、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市文物主管部门与博物馆的领导和宣教工作者9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陕西文博宣教工作会议暨博物馆教育高级研讨班和以往的宣教会议相比,立足创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首次把每年一次的全省宣教工作会议与博物馆教育高级研讨班相结合。会议既安排部署了工作,研究探讨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使与会者进行了一次理念的提升,知识的拓展,提高了大家的专业水平,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对于带动各地区宣教工作进一步发展,推动全省宣教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博物馆教育高级研讨班邀请了包括国际博协执委、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博物馆学会会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台湾故宫博物院教育展资部副处长林慧娴等在内的博物馆学及博物馆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内容有《变革社会中的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美育职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教育推广工作》、《博物馆陈列展示与社会教育》和《首都博物馆“大社教”构想的探索与实践》等,通过每一个精彩的讲座,与会代表们学习了国际国内博物馆教育最新的理论和知识,了解了国内外博物馆教育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对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涉及的广阔的学术领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会议还安排了学术报告、主题研讨和互动对话等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力图系统全面,灵活多样。会议还组织参会代表赴华清池景区、大明宫遗址公园和美都艺术博物馆参观交流。这些博物馆对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表现方式、新颖的展示手段以及灵活的教育内容,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在闭幕式上,陕西省博物馆学会宣教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安半坡博物馆副馆长张希玲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工作总结,她主要从会议的创意改革及主导思想、会议的内容设计及主要目的、会议的主要特点及作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说明。她还讲到,这次会议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参会人员层次高,范围广,与会代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不同内容和类别的研讨中,议题广泛、讨论深入,效果显著。她表示宣教委员会将继续通过全省宣教会这个平台,加强大家的感情和相互了解,交流工作,学习提高,促进全省宣教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陕西省博物馆学会常务副会长马力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认为这是一次内容最深入、成效最显著、非常和谐美好的一次会议。他用 “重视热爱执着,阳光靓丽微笑” 12个字来形容会议,对本次会议的总体感觉用“四个感动和一个希望”来概括,即感动于各地市、各单位以及全体参会人员的重视与支持;感动于宣教专业委员会领导和委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推动陕西宣教工作在博物馆的地位不断提高,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动于大会组委会的全体人员全心全意的努力和忘我工作;他希望大家将这次参加会议的收获带回去,结合本馆实际,搞好本馆的社会教育活动,争取再创佳绩。刘云辉副局长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和大家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交流对话,并针对大家讨论中提到的问题,着重谈了四个方面的认识和见解,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关于博物馆教育部门和讲解人员的称谓界定,指出要明晰了宣教工作的定位,以利于与国际博物馆教育接轨;二是对讲解员等级评定的标准、分级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要求要有利于调动讲解员的积极性,以便于今后工作开展和人员管理;三是对今后博物馆教育队伍的培训工作提出要扩大授课专家学者的领域,善于吸收、借鉴其它专业的长处,眼界要更加开阔;四是呼吁大家要重视博物馆公众服务,提高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学识和素养,逐步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陕西宣教队伍。最后,他衷心祝愿陕西文博宣教事业蓬勃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这次会议上,宣教专业委员会还召开了常委会,研究讨论了会议内容及委员增加、替补的相关事宜,并按照原有标准和惯例,表决通过了新增加8个委员单位,调整、增加了6名常委、7名委员和1名副主任。
 
  本次会议得到了西安市文物局和美都艺术博物馆的大力资助,会议高效、务实、成功,是历次会议讨论问题最深入、参与人员规格最高的一次,达到了预期目的,顺利完成了各项议题和任务,圆满结束。 (陕西省文物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