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华汉文化峰会将于洛阳汉光武帝陵召开——盛世思祖 千年圣典
2012年8月9日,首届中华汉文化峰会活动将于洛阳孟津县汉光武帝陵隆重拉开帷幕,本届中华汉文化峰会,由洛阳地方人民政府、洛阳市旅游局、汉光武帝陵园景区、北京宝源行国际投资管理集团等单位承办。中华汉文化峰会以“弘杨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为峰会主题,分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盛世思祖·千年圣典。第二部分汉饰霓裳晚会。第三部分中华汉文化论坛。届时各界专家学者和来自世界各地刘氏宗亲,以及来国内各地方的汉文化爱好者都到场参与此次盛会。
首届中华汉文化峰会,不仅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的品质,而且更具跨时代的穿越特色。据悉,本次活动将邀请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专家和群众参加。 其中,汉服设计大赛将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华人发出邀请。设计汉服大赛将通过初赛、复赛及最后决赛进行逐一竞选,胜出的汉服将在汉饰霓裳晚会上亮相向世界展现。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要有自己的精神、理想和追求,而它们的载体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深远。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像纽带一样,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传统文化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统一体。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像土壤一样,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使中华文化以特有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文化的继承性而言,国学是建设新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优秀思想文化是民族永恒的财富,它的精神会超越时空,绵延不绝。就文明互补性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和其他民族优秀文明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中华文化在保持其主体性的同时包容与汲取世界其它优秀文化提供了载体、创造了契机。国学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是依存于经典之内的知识及其体系,更蕴含着为人处世、治国齐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国学关系能否传承中华文明,是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的重要一环。
博大精深、浩瀚无垠的汉朝文化是中华国学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代表,也是融合和汲取了各种类型文化精髓的“大一统”文化,因而也就显示出十分的广泛性和适用性。它既具有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共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鲜明性,是使民族统一、国家统一、多元文化走向一元文化的光辉典范,其功绩之大、影响之深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华夏民族“核心文化”的汉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今后仍将会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九朝古都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所属孟津县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所在地,拥有独特汉文化发祥地资源,无论从地域位置,文化遗产,还是从古论今,都具备成为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旅游目的地。汉光武帝陵是国内少有,保存最完整的陵墓,此次中华汉文化论坛——【盛世思祖·千年圣典】选址于此,是借盛世潮流,整合社会资源,用意挖掘提升中华文化品牌在世界的影响力。
祖-顾名思义,万物归祖,寻祖归根,盛世思祖。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造就中华民族文化底蕰,其精髓影响世代,铸就中华民族精神气节。弘杨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魅力中华屹立世界。中华汉文化论坛的举办其宗旨:博大精髓,弘扬文化,共同打造具有地域文化,人文艺术旅游品牌,通过组织实施创意活动,打造品牌,培养品牌,发展洛阳-孟津文化旅游产业。这种地域文化,旅游文化,及人文艺术的链接所构成的文化旅游产业,完全符合当今整体社会产业结构发展理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