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全套价值500万元以上

  第一套人民币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近期,不少读者在看过本报《一毛钱能值四万多元》(4月10日AII3版)后纷纷来电咨询称,自己手里还有不少旧版人民币的存货,是不是都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变现。实际上,除了品相外,纸币的印刷版别也决定了其价值。据行家介绍,第三套人民币之所以受热捧,缘于它制版采取机器手工相结合的方法,底板雕刻精细,线条清晰,印刷上也首次使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色彩明快。下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纸币版别的特点。

  文/图 记者郭晓昊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由于当时存在通胀的问题,因此第一套人民币没有发行辅币,也没有发行金属货币。而纸币上的行名、年号和面额均出自当时华北区政府主席董必武之手。

  记者走访收藏品市场时了解到,目前品相好的第一套人民币凤毛麟角。“全套(62张)的价格目前在500万元以上,而且全国也就只剩下十几套了。”由于存世量实在太少,反而使其失去了炒作空间,藏家也断然不会轻易出手。“一套纸币就比一套别墅还贵,真称得上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有商家对记者说。

  主流印刷为平、凹、凸

  实际上,纸币印刷有很多版别,而多是采用平、凹、凸三种版型相结合进行印刷。

  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发展之后,因其制版及印刷独特,在工作上亦极为简单且成本低廉,故成为现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其票面手感光滑,无凹凸感。

  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钢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线条是凹下的。印刷时线条中的油墨转印到纸上,形成凸出于纸面的花纹和图案,立体感很强。

  凸版印刷和凹版刚好相反,印版着墨部分上凸,印版上的图纹高于版面,印刷时,在图纹部分涂墨后,复纸加压,油墨即从印版转移到纸面上。这种印刷方法称为“凸版印刷”。因制版工艺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分为活字版、电铸版、平凸版、橡胶版等。

  链接:其余特色印刷法

  接线印刷

  采用特制机器印刷,特点是钞标的图案花纹能够完成多种颜色的接线,而且多色线条十分准确的衔接。

  胶版迭印

  即用几种颜色油墨在一次套印的基础上,再用几种颜色迭印,这样就形成了多种颜色。这种印刷一般用在小方块的装饰图案上。

  双面对印

  在印制钞票时,正背面对印规矩精确,这也是比较高的印刷技术。这种方法目前仅限于胶版、凸版印刷上。

  花纹对线

  这是底纹印刷的一种新工艺。一种是全版(上下左右)印刷到边,如果将两头边际对接,印有彩色的璇形花纹或其他形状的图案,完全可以对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