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画家姜成楠掠影:领首高飞的鹰
文╱贺茂之
初冬的一天上午。中国美术馆。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和政协副主席杨成武正待为中国画“鹰展”剪彩,两个年轻人抬着一个花团锦簇的大花蓝走了进来,花蓝正面,红绸金字:祝敬爱的姜成楠老师画展成功!署名是他的学生:王水波、云门子、赵振宇、袁庆禄等十多人。
在场的画坛朋友无不为之一震。他们只知姜成楠在艺术追求上有“拚命三郎”之称,在捕捉题材上有“拚命三郎”之称,在捕捉题材上有“神枪手”之誉,在艺术成就上有“北京军区一只鹰”之说,却没想到刚进不惑之年的他居然还有这么多弟子,而且不乏桌有成就的画坛新秀。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了解内情的人说,“姜成楠在部队里还有不少学生,你到北京军区炮兵部队转转,几乎每个团队都有他亲自辅导过的美术骨干。”
姜成楠是1973年到北京军区炮兵的。当时,这个单位的美术创作在全区倒数第一。也正因为这样,部队首长和业务部门特地从在部队农场锻炼的大学生中挑选了他这个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生。部队火热生活的冶炼,使姜成楠心里升腾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既然是钢铁长城上的一块砖,就应该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绿色,只有染遍大地,才能变成春天。他当即制定了培训美术骨干的计划。
让这些终日搬炮弹、画坐标的手拿起画笔谈何容易!不用说他们从未接触过色彩学、结构学、人体解剖学,就连简单的构图也没摸过。没有教材,白已编;没有器材,自已制;没有炊事员,姜成楠亲自为学员们炒菜做饭。为加快学员们的学习步伐,姜成楠还带领学员们到美院接受基础、正规教育。正课,美院教授上大课;课余,他上小课;晚上,他手把手教。8个月的苦学苦练,学员们回到部队都能用画笔装点营区装点生活了。尔后,姜成楠又建议各师团也组织培训班,让经过培训的骨干当教员,他任总教员巡回授课。汗水浇出丰硕的果实。当年,就有四幅战士画被选入全军美展,两幅人选全国画展。他在这个部队10年,年年办一期或两期美术创作学习班。
姜成楠重视作品的辅导,更注重人才的培养。美术骨干、副指导员张同德确定转业后,想在美术创作上继续深造,以便到地方多一手本领。姜成楠就让他住在自己的画室里,给予悉心指导。有段时间,张同德5岁的孩子没人带,姜成楠就让他连孩子也带来,一起学画。一住就是8个月。张同德回到地方后,很快被市文化馆抢去了。不久,便以云门子的笔名在泉城举办了个人画展。
几年来,经姜成楠的学习班培训的美术骨干有6人先后考入了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等大专院校。其中有留校任教的,有当编辑的,有的成了专业画家。更多的人正在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挥毫添彩。
如今,姜成楠离开老部队已经几年了,他本人的创作进入了金秋季节。他当年培训的美术骨干也硕果累累。老部队的同志常常怀念他,熟悉他的同志也常忆起他创作的一幅群鹰图:一鹰高飞,众鹰相随,迎风展翅,翱翔蓝天。
(注:该文刊登于《解放军报》1987年12月27日“长征星期刊”第二版。由于是记者用聊天录音撰写的原文,文中姜成楠的“成”字误写成“城”;袁庆禄的“庆”字误写成“清”;张同德的“同”字误写成“国”,本文已更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