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支撑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财需有道

  “经费拮据,馆藏文物和资料贫乏,场所、设备简陋等问题制约着民办博物馆的发展。”“‘苦撑待变’是目前台湾民间博物馆的普遍现象。”不讳问题,聚焦出路,来自海峡两岸多家民办博物馆、研究机构的百余位馆长和学者会聚西安,以“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作为由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文化产业洽谈会”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的“第三届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海峡两岸民办博物馆论坛”,日前在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举办。

  呼吁:拥有平等地位

  “现阶段有待健全的文物保护法以及许多‘软条文’,限制了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浙江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孙一琼说,“要用立法的形式来保障民办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真正把民办博物馆纳入文物部门的管理范围,从而使民办博物馆在量和质的方面有一个新的提升。”

  “只有将民办博物馆建设放到与国有博物馆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对民办博物馆建设的各个方面予以应有的支持,才能激发社会力量建设民办博物馆的积极性。”甘肃天水成纪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郭剑平表示。

  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吕建中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提案《尽快制定民办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同等法律地位实施细则》中建议,适时修订现行的文物保护法或提请有关部门在现行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出台司法解释,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寻求:创新展陈方式

  传统的博物馆多以文物、图片、雕塑等展陈方式为主,给人以呆板、少变的印象,似乎跟不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因此,“门可罗雀”在预料之中。如何以创新之道提升人气,让观众恋上博物馆,是民办博物馆人一直在寻求解决的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水洞沟遗址博物馆通过在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和图片展示的基础上,融入高科技和艺术性、文学性元素,以实景和声光电等新媒体技术,再现了3万年前水洞沟人的生活场景,使参观人数急剧上升,去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该馆馆长王亚伟在和与会者分享经验时表示:“创新展陈方式,尝试将文化与旅游融合,使博物馆成为雅俗共赏之地,将成为民办博物馆的改革之路。”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介绍说:“我们注重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突出教育功能,馆内特别设置了儿童活动中心和多媒体播放厅两个未成年人教育专区。在节假日特别是传统节日,策划主题活动,并与多所高校共同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实验教学基地。”

  台湾玩石家博物馆馆长黄大一表示,传统的博物馆等人来参观,这实际上是一种被动式思维。“我们有屋顶部分的博物馆,还有,没有屋顶的穹苍和大地。要让藏品‘动’起来,才能更加生机盎然。”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民办博物馆要想吸引人,需要在自身展陈特色上挖潜,小而精、小而美照样受欢迎;需要在发展模式上有所创新,如发展旅游式、会所式博物馆等;需要努力开拓馆外空间,让藏品走出去,观众走进来。

  发展:产业生财有道

  “经营博物馆投入很大,虽然有收入,但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不过,我们也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于政府的支持。”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徐湖平说,“现在民办博物馆发展很快,结合旅游、文化产业,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有了自己的生财之道。”

  “在台湾,七星柴鱼、祖传糕饼、面食、娃娃等产业博物馆纷纷开馆。”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林保淳认为,除了法律的松绑外,走文化产品的创造、文化商品的生产的路径,是当前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台湾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陈海宇在介绍台湾春禾童玩馆的情况时,进一步强调了产业化道路的意义。他说,春禾童玩馆在成立之初,就将营运方式定位在走小区化和活动化的道路上。其馆内数千件展品每年都要外借到县市图书馆、学校进行交流。其收入除依靠政府标案与活动经费外,还与各类工艺品的销售息息相关。

  “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坚持社会公益性第一的原则下,寻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尝试,这种产业化发展思想可概括为‘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王彬在介绍大唐西市博物馆筹措运营资金的情况时表示,通过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大唐西市博物馆实行了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同时成立了西市遗址保护基金会,拓宽了博物馆的融资渠道。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