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江古民宅群盼老有所养
三江古民宅群盼“老有所养”
它们尚不属于国家政府文物保护范围,民间保护力量又太过薄弱
在三江镇,散落在各个自然村中的民宅总面积将近21万平方米。而以徐罗村苏家、后万村万家、南街村蔡家的古宅最为集中,大约占地2万平方米。究竟这其中有多少老宅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古宅的保护情况又如何?记者昨日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记者 陈诗蕾 实习生 郑敏惠
三江古宅 明清建筑居多
绿树芳草,碧水如镜,街巷洁净,错落的明、清古建筑群,无不展示出三江古镇的文化底蕴。记者了解到,在即将收尾的第三次国家文物普查中,南昌县文保部门对古宅的调查以后万村最为详尽,因此记者只能借此略窥一角。
据南昌县三江镇文化站站长吴来源介绍,目前前、后万村的现存古建筑最早为明崇祯年建造,晚至民国初年,延续四百余年。61幢古建筑中,20幢明朝房屋的明代建筑风格明显,典拱形穿斗挑沿,木柱墩雕垂莲瓣;38幢清代建筑则因建成年份的不同而各有其特色,反映了清代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
这些清代民宅建筑结构特点大都沿袭明代建筑风格,“穿斗式,无挑沿,雕饰多作云虎状,柱基一般为石鼓座,厅堂房室,布局紧凑,适用性强,闭间少。”正是这些特点,显得古宅更有历史遗韵。
后万古村 四成老宅闲置
在总人口1200多人的后万村,像样的清朝古建筑住宅共有61座,这其中有四成的民宅因为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被闲置。与此同时,由于后万村多数老宅窗户雕工精细,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致使后万村盗窃案件连连发生。
后万村的万主任告诉记者,除了防范前来偷盗的违法犯罪分子,让村子的古建筑得到应有的保护,更重的担子是如何去维护这些已经摇摇欲坠的“宝贝”。
为了进一步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后万村在1990年已经向省市递交了文物遗产保护的书面申请。20年之久,文件却迟迟未下达。
文物普查 评级仍在进行
一边是仍在经受风吹雨淋的老宅,一边是古镇人对老宅竭力维护的迫切之心。古老而精致的三江古宅何时能得到应有的保护?
记者了解到,对古宅古建筑申报成为文化保护单位,需要专家对建筑物进行现场考察,从该建筑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历史价值、考古价值、学术价值等多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才能初步对该建筑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进行判断。
“这就好比一座名人故居,要申报成为文化保护单位,首先要考察该历史名人在中国政治、军事、历史、艺术等方面是否有重要建树,该建筑是否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何重要意义,其次要从该建筑的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评估,从它的建筑技术考证其艺术价值,向区县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文物主管部门逐级申报,最终才能确定其成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文物建筑保护中心王季华主任如是说。
散落民间文物保护难上加难
相对于已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三江镇前、后万村,其他散落在民间的古宅,保护更是难上加难。吴站长告诉记者,他们曾经为了抢救一处万氏“九爷”老宅,向省里申请过50万的专项资金进行抢救性保护。一位曾经在刘文彩大院做过修护工作的专家在面对“九爷”老宅时,也不禁感叹这处屋宅的规模宏大,工艺精细。但这笔资金,对于这所老宅,也仅仅只是杯水车薪。
我国现存有不少文化历史遗产,既还没经过审批,因此也就不属于国家政府文物保护范围;而单靠民间保护力量又太过薄弱,不仅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充足资金。省文物建筑保护中心的王季华主任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如果发现了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出现损毁,急需修复,可及时向文物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申请专项文物保护资金,对文物进行抢救性的保护维修,使这个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来。
“严格意义上说,传统古建筑,全民都有责任去保护它,”王季华说道,“因为抢救和保护祖国的文化和遗产,人人都有责任,哪怕尽一份力,让它损毁少一些,时间保存得更久一些,也都能够让更多的后人,看到历史曾经的灿烂辉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