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博物馆建筑摄影展在清华美院美术馆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履生拍摄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立面。新馆的西立面实际是透明的墙,在他看来,类似这样的墙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新的空间。

  “光影造化——陈履生博物馆建筑摄影展”6日在此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陈履生拍摄的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内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建筑题材的摄影作品100余幅。

  陈履生,1956年生于江苏扬中市,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古典美术编辑室主任、中国画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因工作变动,与始于2007年改扩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发生了特别的关系,使他有机会面对这一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而其中的与空间和光影关系则激起了他用摄影的手段来表现这一视觉感受的愿望,从而有了本次展览,“这是一个关于博物馆建筑空间与光影的专题报告——以摄影为手段。”

  陈履生出生在一个以照相为业的家庭,“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和摄影有了关联。”在陈履生的家乡扬中,这个当年全国面积最小的县,县城里唯一的一座照相馆,最初正是由其父亲所创办。陈履生对于摄影题材的选择兴趣广泛,而在美术馆、博物馆工作的经历,使得他从最初看到国家博物馆巨大建筑空间的时候开始,就对博物馆的建筑以及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百余幅照片的对象包括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德累斯顿的国家艺术馆、华盛顿的美国艺术博物馆、日本美秀博物馆等,其中拍摄最多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他看来,国家博物馆这座近20万平米的建筑,结合1959年建筑的初始外形,保留了原来建筑的三面外形,维护了天安门广场的新中国广场视觉空间的尊严;而改扩建则赋予这一新中国的历史建筑以新的生命,在新的主体建筑中,全新的现代化空间结构造就了视觉上的震撼,连接了天安门广场已有的历史记忆,成为国家的文化窗口。

  展览将于2012年4月15日结束,展览结束后,还将赴广州艺术博物院进行巡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