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篷装 绣花孔雀 传统京剧服饰变时尚

    

    暂停每周末的演出数年后,重庆市京剧团“阵地演出”终于固定了时间:每周末在巴渝剧院

  “哟,好!”“再来一段!”41岁的王宇强已经很久没有度过如此丰富的周末了。前晚,坐在洪崖洞的巴渝剧院内,跟妻子一起看着台上京剧《双阳公主》的表演,似乎又找回了早几年每周在解放碑小剧场看戏的感觉。如今重庆市京剧团“阵地演出”终于固定了时间———每周末在巴渝剧院。

  “这次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将有着近十年历史的‘阵地演出’继续到底。”看着一批又一批的老戏迷拍手喝彩,市京剧团书记程联群信心十足。

  300万打造演出阵地

  前晚6点过,距离“阵地演出”恢复首演还有一个多小时,王宇强就带着妻子早早来到洪崖洞,参观装修一新的巴渝剧院。王宇强介绍,“现在的舞台起码比以前大一半,灯光效果也强很多”。

  据了解,重庆市京剧团“阵地演出”已有近十年历史。虽然戏剧文化市场并不景气,但京剧团仍然坚持编排升级了多部剧目,“就像坚持民族文化一样,坚守着这块阵地,所以叫‘阵地演出’。”程联群告诉记者,无奈2008年经历小剧场拆迁,就暂停了每周末的演出。如今市京剧团花了300多万元将巴渝剧院打造成重庆京剧的演出阵地,能容纳800多观众。

  服饰内容倾向年轻时尚

  前晚,市京剧团一共上演了《双阳公主》、《浣纱记》、《金山寺·断桥亭》三出传统戏,由周利、崔英两位青年演员率先亮相。当饰演“双阳”的周利亮相时,记者瞬间被其斗篷装、绣花孔雀震惊:“难道京剧的装扮也如此时尚吗?”“因为《双阳公主》的演出是流水版,所以扮相也一定要漂亮,服装经过改良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周利表演结束后解释道。

  现在的“阵地演出”仍以传统剧目为主,但也会上演新排的现代京剧。

  观众中有了大学生

  原以为戏迷都是中老年人,但记者却在观众席上发现了年轻人的身影。20岁大学生段晓阳是陪爷爷来听戏,看过表演后,晓阳表示:“用心看进去后,还是觉得可以,有机会还会陪爷爷来。”

  面对观众年龄层的变化,市京剧团的表演者们也非常兴奋,重庆市首位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京剧演员周利表示:“我就是学生时代接触京剧的,喜欢上了就一发不可收拾,以后我们可能会特别针对大中院校的学生做一些宣传和推广活动,让这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下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