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交所推出门票收益权交易
去年11月11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开启对文交所的清理整顿。文件下发后,大部分文交所选择了沉寂和观望。湖南文交所却迅速做出了反应,摒弃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重点打造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建立九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并将于今年4月下旬推出湖南首个文化消费品实物产权交易项目——《非遗茶韵》黑茶套装产品。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品交易形式,在国家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湖南文交所能否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董事长陈克建。
清理“类证券化交易”
近年来,伴随着艺术品市场交易的快速增长,全国各地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1年3月30日,湖南省文交所注册成立,成立初期,沿用了天津等地文交所普遍采用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然而实践时间不长,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便暴露出了弊端。
今年2月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不能变相搞均等份额,不能变相搞股票交易,不能变相搞期货、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要求。这是证监会继2011年11月发布“38号令”、12月发布“49号令”之后,短短3个月内,第三次要求整改文交所及相关艺术品类证券化交易。在政策层面,“艺术品份额交易”已走入死胡同。
在此情况下,湖南文交所主动暂停发售“周国桢陶艺组合”资产包、16件湘绣精品资产包的交易,允许投资者内部转让申购投资的份额,并重新修改完善交易平台。自2011年10月,湖南文交所开始“清退工作”,退还投资者资金,清理交易规则中不符合文件要求的条款,把违背文件精神的合同协议清算干净,还将服务于“类证券化交易”的软件工具清理了干净。
试水《魅力湘西》门票收益权交易
摒弃了“份额化交易”模式的文交所该以何种方式生存?陈克建说:“我们在‘38号令’文件下发前就已完成了清退工作,这也为我们战略调整后开展新业务赢得了时间。”今年1月10日,湖南文交所推出张家界魅力湘西门票收益权项目,这是湖南文交所做好清退工作之后推出的首个文化交易项目。
国务院“38号令”出台后,湖南文交所与湖南省内一批文化企业举行座谈,开始从文化企业的需求中寻找项目。经过对多个文化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后,湖南文交所将首个试水项目锁定在了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门票收益权交易。该项目投资人购买项目持有到期后,发行人将根据《魅力湘西》2012年2月10日至2012年12月10日的50%门票净收益,按会员投资人的投资比例,分配给会员投资人。在门票净收益权拆分份额上,该项目特别规定:单一账户认购起点为发售总额的5%,超过认购起点部分,应为发售总额的1%的整数倍,单一账户最高认购额度为发售总额的25%。这意味着该产品的发售对象严格控制在200人以内,符合国务院下发文件对目前金融产品交易制度作出5个“不得”的规定,即没有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权益持有人累计也没有超过200人,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也没有少于5个交易日。目前,张家界魅力湘西门票收益权项目已成功发售两期,累计募集资金20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3月19日,清理整顿现场检查组对湖南文交所进行现场检查验收,由于没有艺术品份额化的遗留问题,湖南文交所被湖南投资者称为最“干净”的文交所。陈克建说:“文化产权交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家之所以清理整顿,是因为文交所在发展初期走偏了,清理整顿不是不发展,而是要规范发展。我认为清理整顿为文交所带来了春天。我们要走出艺术品份额交易的圈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平台。”
九大平台探索文化产权交易
张家界魅力湘西门票收益权项目是湖南文交所文化项目(企业)共有权益板块推出的第一个案例。这一案例的尝试,说明脱离“份额化交易”模式的文交所依然可以找到其他方式焕发出生命力。
目前,一个包括了文化企业股权(项目)、文化企业(项目)共有权益、版权、艺术授权、文化消费品实物权、艺术品共有权、文化类信托和基金、品牌授权(转让)、文化(广告)创意九个文化产权交易的平台已经搭建完成。湖南文交所完成了由类证券化交易转型为文化产权交易、由单一艺术品交易转型为多种类型的文化产权交易、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型为更多追求社会效益的重新定位。陈克建说:“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较少,而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又多面临资金瓶颈,湖南文交所作为社会服务型机构,应该注重社会效益,在社会资本和优质文化企业、文化项目之间搭建一个合格、高效的桥梁。”
4月初,湖南文交所全新的艺术品交易系统全面开放后,4月下旬,文化消费品实物产权板块的白沙溪《非遗茶韵》黑茶套装产品项目也即将推出。陈克建透露,今后,湖南文交所将在省文化厅的主导下,对优秀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进行摸底,产品项目也更多地向湖南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倾斜,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