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黄金工艺品在沪问世黄金收藏有“钱途”

  分别由一公斤黄金打造的“僧冠壶”和“大龙印”,28日在上海面世,各限量发售200把/方。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是中国企业迄今打造分量最重的金壶和金印。它们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黄金艺术收藏品从此告别小构思、小工艺和小克重的“三小”历史。一壶一印均由中华老字号——上海天宝龙凤金银珠宝有限公司出品。

  今年适逢龙年,沪上设计名家任全翔倾情设计了具有皇家风范的五爪龙印,印纽造型饱满有力,龙眼威严传神,鹰钩爪锋利如刃。通高12.3厘米,钮高7.2厘米,直径6.3厘米,印面刻有“金龙兆瑞”四字,刚劲挺拔,显示了中华龙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而黄金版的“僧冠壶”,严格按照当代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版“僧帽壶”同比例缩小。壶径50mm、高67mm、宽109mm,壶身六方,线面周正,弯柄齐嘴,造型合度,古雅大气,别具一格。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两年黄金备受普通百姓的推崇,成为了投资理财的新品种,以防通胀、避风险。在这股黄金热中,黄金艺术收藏品市场也走向前台。相对于历史较为悠久的邮票、钱币,黄金工艺品是刚刚兴起的一个新的收藏门类。

  相比一般的黄金投资,黄金工艺品凝聚了很多工艺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权威价值,消费者在选择时要有理性地判断。黄金艺术品对原材料的依赖性不强。黄金艺术品的价值主要在于工艺,在材料的选择上没太大区分。

  黄金宜做小件,难成大器。所谓“小件”,就是用金量限于百克之内。而此次的一公斤黄金打造的“僧冠壶”和“大龙印”,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红宝督造,他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才使得这两件黄金重器问世。

  专家指出,黄金艺术品的可复制性差。从创意的产生到通过黄金材质重塑、艺术创作加工需要很多工艺,复制同样产品的可能性小。作为收藏品,艺术大师的工艺和权威性是其价值的重要决定因素。此外,黄金艺术品的题材能产生巨大的增益价值,限量发行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