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伊安•霍德(Ian Hodder)教授一行,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进行了学术访问。伊安•霍德教授先后参观了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秦陵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并同院领导进行了座谈。随后,伊安•霍德教授以《卡塔胡由克的社会变化:一个9000年前的土耳其小镇》为题做了学术讲座,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50多位研究人员及学生参加。会后,与会专家同伊安•霍德教授以提问方式就这一遗址的考古收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此次讲座重点介绍国际考古队于1993至2011年在土耳其中部的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卡塔胡由克的田野工作成果,主要关注这一遗址在约1500多年时间里的气候变化、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和象征意义,以及这个遗址上与当地生活传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居民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变化缓慢的原因。结果发现,一个最初具有变革和创造力的社区却越来越不愿随着周围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伊安•霍德教授曾在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和剑桥大学接受教育,1975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利兹大学短期任教后,他回到剑桥大学任教,直到1999年他作为邓利维家族教授到斯坦佛大学人类学系任教。在剑桥任教期间,他取得了考古学教授的职位,并成为英国学术院院士。他的大规模田野工作主要是在英格兰东部的汉敦汉姆(Haddenham)和自1993年开始发掘的土耳其卡塔胡由克遗址进行的。伊安?霍德教授曾荣获由瑞典古物学会颁发的奥斯卡蒙特留斯(Oscar Montelius)奖章、皇家人类学院颁发的郝胥黎(Huxley)纪念奖章,还曾荣获古根海姆学者、布里斯托尔和莱顿大学(Bristol and Leiden University)荣誉博士称号。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考古学中的空间分析》、《行为与意识》、《过去的解读》、《欧洲的驯化》、《考古的过程》以及《豹的故事:揭示卡塔胡由克的秘密》。
  
  伊安•霍德教授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过程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的《解读过去》一书被看作是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开山之作。这本书致力于建构考古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人类过去物质文化遗存的象征意义。强调将过去视为文本,解读其中信息。本次讲座涉及的卡塔胡由克遗址是土耳其一处极为重要的早期农业遗址,该遗址的研究过程很好地说明了20世纪后半期考古学在方法上的转变。伊安•霍德教授此次访问及演讲,展示了国外新石器时期代表性研究成果,传播了学术前沿的考古学理念,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