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新馆在革命老区南江县落成
你知道在红军长征时期,有一支穿梭在大巴山区茫茫林海中,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巴山游击队么?你听过比狼牙山五壮士更壮烈的“熊头岩23勇士”故事么?3日,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新馆在革命老区四川巴中市南江县正式落成,展馆内珍贵的史料、文物,将向世人讲述这支游击队伍一桩桩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据悉,巴山游击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北上抗日前,组建的一支留守川陕苏区的革命武装力量。自1935年至1940年,这支队伍从最初的300多人发展到1200多人,开辟了以巴中南江县桃园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有力牵制着国民党部分兵力对中央红军的进攻。
“游击队,进巴山,满山洒下红传单,一张传单一把火,巴山老林红了天……”这首至今仍被当地老人传唱的歌谣,道出了当时游击队在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深受百姓欢迎的盛况。
如今,走进展陈面积3100平方米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新馆,馆内以编年体和专题相结合的布展方式,讲述了巴山游击队创建的背景和五年的战斗历程。一件件扎红绳的大刀、自制的长矛,诉说着游击队员们当年浴血奋战的场面。
今年90岁的巴中籍老红军杨建迪,是健在的两位巴山游击队队员之一。看到一件件熟悉的物品,回忆起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老人老泪纵横:“在巴山老林作战不是一般的苦,走山路,钻荆棘,常以野菜充饥。野菜吃多了,人发肿,有时还会中毒,战友们的身体十分虚弱。”
在高寒山区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游击队员们生活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与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长达5年的殊死搏斗,直到最后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巴山游击队员们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值得后辈一代代传颂、敬仰。”南江县文体局局长杨雄告诉记者,在汶川地震中,建于2003年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旧馆受损,为了更好地弘扬红军文化,政府决定在修复旧馆的同时建立了这所新馆。”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是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点之一。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旧馆位于南江县光雾山中心景区桃园的铁炉坝,是在原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基础上改建而成。新馆位于南江县城朝阳新区,两馆均免费向公众开放。(新华网 吴晓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