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滑县宋代古船发掘将为大运河申遗提供新资料

  河南省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说,刚刚当选2011年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的滑县宋代古船发掘,不仅为研究北宋时期的漕运史、河运史及造船工艺研究等提供了新标本,也为我国大运河申遗提供了新资料。

  两艘北宋古船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新区寺庄村东北,与北宋时期的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上的船只极为相似,年代早于著名的“南海一号”。

  两艘古船保存状况不甚理想,从中出土器物包括破损的瓷器、陶器以及少量的生活物品如席纹、簸箩、编织物等。1号古船全长25.5米,船型较完整,构件多遗失;2号古船残缺,船体残长23.6米,各种构件基本完整。

  “这是两艘因黄河改道而被人为遗弃的黄河货船,”孔德铭说,“古船时代早、体量大、保存相对完整,是内陆地区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宋代古船标本,为研究黄河古文化、黄河的地质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反映出当时内陆水运交通的发达和内陆造船技术的先进,是黄河水运繁荣的实物见证。”

  孔德铭表示,两艘古船虽然比南海一号(长30.4米、最宽9.8米)小,但两艘内陆出土的古船,与造船技术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两艘古沉船相比,其规模毫不逊色,且其年代比南海一号(南宋)、南海二号(明代)早。

  “经过考证发现,两艘船与《清明上河图》中刚刚穿越虹桥的那艘船几乎一模一样,从船体木料加工工艺看,这两艘船在制作中使用了‘框架锯’,而‘框架锯’最早出现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他说。(新华网 桂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