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潜规则浮出水面 消费者维权有案可循

  马上就要进入3月了,关于3.15的传言又开始满天飞,各大媒体和企业纷纷猜测今年将曝光什么谁又该倒霉了,而广大消费者更是期待在3.15揭露和打击市场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众多顽疾,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正在形成。

  2012年初,一篇名为《揭开红木行业见不得人的那些潜规则》的文章详细解开了红木家具行业不为大众所知的12条触目惊心的潜规则,什么参杂白皮、上漆、胶磨、内部结构造假、纯手工忽悠等等,红木潜规则里充斥着造假和欺骗,每一条都能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巨大的损害。其实,红木行业潜规则早已存在多年,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案例不计其数。

  2011年4月,消费者刘女士在哈尔滨市一红木家具卖场花费2万余元购买了一套卧室系列红木家具。当刘女士将家具买回家后却发现家具散发出特别重的气味,刘女士不得不每天坚持开窗几个小时,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刘女士发现家里的家具气味还是没见好转。相反的,刘女士开始感到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每天都会剧烈地咳嗽。经医院检查,是由于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刘女士的哮喘复发了。如梦方醒的刘女士立即请来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验,问题果然出在她购买的那套红木家具上,原来刘女士是购买了有害的“胶磨”家具,是无良商家为了掩盖红木家具烘干不到位、白边等不足而造假的手段。它是用胶水把整个木头表面涂抹过去,然后磨掉,再涂,再磨,再涂抹,直到把所有木头的毛孔全部堵死为止。胶磨过的家具,品相特别好,卖相佳,看去特别漂亮,一般人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关键是胶磨使用的这些胶水都是化工原料,含有大量的甲醛和苯,这些有害物质深入木材的各个毛孔,几年内都挥发不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更是对老人、孕妇的身体及小孩的大脑发育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刘女士就是轻信了卖场营业员的承诺,自己又对红木行业的一些“潜规则”猫腻不甚了解,最终不幸成了“胶磨”红木家具的受害者。

  像这样的类似案例还有很多,红木行业潜规则的危害已相当严重,以前之所以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与这些潜规则的隐蔽性有着很大的关系,消费者不清楚不了解这些内幕自然容易上当,在维权上也会陷入被动。连天红此次将这些潜规则全盘详细的爆出,让消费者对红木行业内幕潜规则了解得清清楚楚,成了消费者今后维权的重要依据。由此,今年的3.15或许将掀起红木行业消费者维权的高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