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政府召开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座谈会

  力争用5年时间,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常州市“十二五”期间的八大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江苏省常州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2月29日下午,常州市市长姚晓东主持召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座谈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为加快推进常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和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副市长居丽琴、朱晓敏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来自炎黄文化研究会、齐梁文化研究会、地方文史专家组、市政协、市人大、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热心人士等,围绕挖掘常州的历史文化渊源、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形成常州城市特色等方面畅所欲言,对常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提出不少中肯建议。在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姚晓东市长说,常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名作荟萃。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是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常州百姓热切期盼的重要举措。大家不但总结了常州过去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经验教训,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将认真梳理、消化、吸收,在继续广泛听取意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加快推进常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和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十分急迫、十分重要,不能再耽搁。今年开始,我市将对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和名人故居、文物保护地等,进行系统的修缮和保护,在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发挥效应。针对下一步工作,姚晓东强调:
  一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快文化建设,抢救历史遗存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二要明确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立足点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开发和利用。
  三要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常州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清轻重缓急,分步骤有序推进。
  四要提炼城市的文化主题,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和江南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要对常州城市的文脉、传统、城市精神、历史地位等,进行梳理、研究,提炼提升好城市之魂。
  五要急事先办。加快对历史文化遗存的抢救性保护,加快建设能尽快确立常州文化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对城市布局、城市功能以及文化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要科学规划,谋定而动。
  六要依靠专家、发动群众。广泛听取专家、群众等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加强沟通,积极争取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推动文化名城建设。
  七要加强软件建设。要将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常州的历史文化内容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结合,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触摸得到历史,感受得到文化,体会得到故事,让没有生命的古建筑活起来,让人感受到常州人的生活环境、人文气氛。同时,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要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和老百姓的生活中,在文化展示、文化旅游上发挥功能,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水平。 (江苏省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