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消费者购买珠宝玉器

  为了普及和发动消费者在钻石、珠宝、玉器等饰品消费领域知识的普及和自我鉴别意识的提高,本报特别邀请西安宝玉石协会会长赵新民为消费者进行解答。

  记者:对于准备购买珠宝、玉器、钻石类的消费者来说,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赵新民:购买时可请商店具体说明自己选购的珠宝玉器是什么名称?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其颜色是天然还是人工处理的;有无经过其他优化处理;并要求商家出具鉴定证书,该证书应是有资质的具有第三方公证地位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特别说明的是一定要开发票,并注明商品的宝石学名称,名称要齐全明确,不能只写“工艺品”、“玉镯”等含混名称。发票加盖商家公章。

  记者:为了减低成本,写字楼里也有很多的宝石产品售卖,是否可以放心购买?

  赵新民:购回商品若有疑问,可到有关鉴定机构鉴定,持有法律效力的鉴定结果与商家交涉售后问题。若出现拒不承认,可向相关单位进行投诉。写字楼内商店的商品可视具体情况决定可否购买,还要看有无营业执照。

  记者:为什么说大商场的质量有保证?为什么?赵新民:大商场为了保证自己的信誉,一般会对进入商场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并对提供商品的商户提出较高要求,商品售后服务也较有保障。

  本报记者 杨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