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传奇弹片”讲述英雄故事 总装干休所保护红色资源

背靠青山、面向太湖的总装备部无锡第一干休所,是老干部、老军人安享晚年的地方,现在又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近年来,该所注重保护和传承好红色资源,收集了抗日、解放战争战利品、文物,老干部们的军功章、照片、文字史料等展品已达160余件,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生动的展品教育后人荣誉室里的每件展品都有一个故事,看到老干部万念民身上取下的那枚弹片也让人过目难忘。据介绍,这枚弹片留在老人身上长达60年。1948年11月的淮海战役时,万念民是解放军某部一营长,那天他带领一分队与敌军遭遇恶战,遭到敌军大炮轰炸,他被炸倒在地,一只胳膊被炸飞,他顿时不醒人事。全身是血的万念民被抬下战场,随后被安排在老百姓家养伤,连续昏迷了一个多月。就在大家都以为他没有生还希望时,他竟睁开了眼睛。照顾他的百姓给他打野鸡、打野兔补身子。经过两个月的调养,他才逐渐恢复健康。因当时医疗条件所限,几枚弹片一直没从身体取出,直到2008年老人做手术时才将这枚弹片取出。而在2009年老人去世时,身上还留有弹片。

回想起当年老人捐这块“传奇弹片”时,工作人员感慨万分:“当时老人子女反对。他们说,我们舍不得捐出,要留给子女传下去的。后来,看着老人关心荣誉室的筹建,甚至帮着布展,执意要捐出,也就同意了。”

一年万名学子受教育前不久,青山高级中学新疆班的50多名学生,在听完了施光华老人的报告,参观了荣誉室后非常振奋,维吾尔族学生阿不力克木、回族女生艾比拜等同学激动地说:“施爷爷讲得太好了,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回到新疆,也要把我所看到、听到的一切,讲给我的家人听,讲给我的朋友听。长大后,我们一定要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新疆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爱国主义要从娃娃抓起。”为充分利用干休所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做好红色资源的传承工作,干休所还与滨湖区的华晶小学、育英小学、江南大学等大中小学结成军民共建对子,每年有上万名学生到这里接受教育,93岁高龄的离休干部施光华已为学生上了200多场教育课。

干休所政委陈建华介绍,近年来,该所积极组织开展各种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已先后安排20多名老红军、老八路和见证“两弹一星”研制试验的老同志,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每次看到这些珍贵的史料,就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奉献光荣的信念,也愿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陈建华这样说。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