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年艺术家群展《七问》巡回至上海

  2012年2月18日下午三点,“七问”日本青年艺术家群展在华氏画廊开幕,展出了日野之彦、金子富之、青木京太郎、宫崎勇次郎、大岛梢、指江昌克、山本竜基七位艺术家的作品。

  这次展览由上海华氏画廊联合北京三潴画廊(微博)共同举办,此前,北京三潴画廊在2011年12月10日已经举办过首展。尽管日本艺术家此次并未到场,不过他们各自的精彩作品又一次向人们呈现了日本当代艺术的深厚底蕴和多元面貌。

  参展的七位艺术家都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七种不一样的态度、反思和诘问。日野之彦画笔下的人物脸部表情夸张,尤其是惊恐的眼神,如同天真的孩子诧异地注视着经济高速运转的世界。虽然我们有各种不适应,但是又无法逃离。这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本该熟悉的世界变得遥远又陌生。与日野现实描绘手法不一样,金子富之和青木京太郎的作品中表现的则是神话中的的精灵、妖怪、恶魔。他们都痴迷于神话故事,将其中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画布上。宫崎勇次郎的《水龙图》(Water Dragon)带给观者的是奇妙的海底世界,画面中布满了各样的海中生物,甚至将富士山都搬了进来,不得不让人赞叹他的奇思妙想。大岛梢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对神奇的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昆虫植物都是她所关注的对象,人们往往注意不到的细节令她着迷。“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这些小的着眼点,跟随大岛一起探究广阔宇宙的奥秘。指江昌克则更过关注城市风景。曾经在日本人平常生活中熟知的理发店、电话亭、小商店等,被凝缩成球体悬浮的画面上。画面的下方是各种废弃物,远处依稀能见“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林立的高楼大厦。过去与现在,一种时空的交错感恍然呈现。山本竜基的作品以自画像著称,这次展出的是在他北京驻留期间(2011年4月至今)创作的作品,仍然延续了自画像的创作手法。画中的人物情绪丰富、描绘精细,每个形象都是山本竜基自身的缩影。他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个只有他自己的世界。

  对于此次巡展,华氏画廊负责人华雨舟表示,日本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平和,能够坚持自我,不迎合西方,体现了一种可贵的艺术价值。就目前的中国市场来说,日本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还是偏低的,无论作为推广也好,作为学习也好,作为未来的收藏也好,都具备了一定的价值。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