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亮相中国农业展览馆

  2月6日,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中国社科院、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共同为大展开幕剪彩,并观看了重庆铜梁龙舞、广东醒狮、浙江九狮图、山东海阳秧歌、北京京西太平鼓的精彩演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以41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主,从全国精心选取了188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参加展览,邀请了近17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展出的珍贵实物近2000件,分为绘饰生活、文明天下、抟泥成器、点石化金、锻造辉煌、品味醇美、经纬天地、锦绣人间、悬壶济世和春色满园十个展示部分。这是迄今为止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规模最大、展示门类最为齐全、技艺最为精湛、作品最为丰富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览展示活动。为烘托节日气氛,展览期间还将在新馆门外广场举行舞龙、舞狮、秧歌等具有浓郁节庆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彩演出。
  
  蔡武表示,生产性保护方式统筹协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发展的规律,不仅有利于增加传承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收益,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目的是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本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集中展示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意义和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健康深入开展。
  
  展览将持续至2月15日。(中国文物报 记者孙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