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收藏家巧得三湘第一珍匾文物
记者 田芳
编者按
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遍地是宝。盛世好收藏,近年来,长沙古玩艺术品市场风生水起,古玩艺术品藏家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市民的识宝、鉴宝、赏宝的能力和水平,本报与湖南大麓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开办“淘宝吧”栏目,陆续介绍长沙艺术品市场的古玩珍宝,邀请专家、资深收藏家介绍识宝知识,开设免费鉴宝热线,激发人们热爱湖湘文化、收藏湖湘文化、投资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趣,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参与。
“这块匾从我挂出来后就不断有人来‘请’(买的意思),出30万元、40万元的很多,最多的出到了60万元,但这是我最心爱的东西,是镇店之宝,我舍不得出手。省博物馆、市博物馆都曾有专业来看过,说不论材质、品相、艺术价值都堪称‘三湘第一珍匾。’”“李医生”告诉记者:“这是我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益阳收来的,但是这块匾最初是藏家在浏阳的浏阳河里捞起来的。”
“李医生”其实是李先生的绰号。他说:“告诉你真名字,别人也不晓得,你只管写李医生,大家反而都晓得。”李医生今年73岁了,曾经是省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搞收藏,专门收藏木制艺术品,佛像、桌椅、匾额、屋窗雕花,只要是木制的,他都感兴趣。经过三十多年的历练,现在的李医生成为业界有名的木制艺术品鉴赏专家。“只要是木制艺术品,几十米远我就一眼能看出它是京作、广作还是苏作。”李医生在记者面前毫不谦虚。
李医生的“三湘第一珍匾”现在悬挂在大麓珍宝城的忠厚堂。这块匾宽4米,高1.4米,上刻400多个字,字字鎏金,匾四周饰以一条草龙,生动鲜活。从匾的落款可以知道,匾诞生在乾隆六十年。匾是献给当时的一位“国老”级的大官,大官姓欧阳,曾高中乾隆年的“探花”,为浏阳家乡争得了极大的荣光。
“这块匾最初的藏家是益阳一位孙先生,孙先生在浏阳收东西时,路过一个村子,看到几个孩子正在浏阳河里凫水,孩子们围着一块黑板子,有的在板子上,有的半爬在板子上,等板子漂到岸边,孙先生看到上面有字,于是急忙收了,当时几乎没花钱。”李医生说,“我是在孙先生家收家居时无意中看到了这块匾,于是花了4000多块钱买下来。买回来后没有地方搁,就寄存在单位的一个库房里。”
“匾是用湖南莽山产的上好杉木做的,因此虽然日晒水泡几百年,也没有腐朽、生虫,你看,上面一个虫眼都没有。”李医生说。七块杉木拼接,并漆以国漆,匾表面看似一整块,无丝毫缝隙。“匾上的字是当时的‘馆阁体’,个个珠圆玉润,”李医生说,“匾上所题内容,文采极佳,形容词一串一串的,所以这块匾在文学、历史、科举、官制、文物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李医生:收藏木制艺术品也要“望闻问切”
“要搞好收藏,首先要识货,要识货就要专攻一项,所谓业术有专攻。”李医生说:“我是有教训的,年前,我冒然买了几件瓷器,结果上当了,几十万元只能当作交了学费。”
李医生一直专攻木制艺术品,如何识别木制艺术品?李医生教了几招:望、闻、问、切。
望就是看,看艺术品的材质、工艺水平、生产时代。像木制家什,有京作、广作、苏作之分,广作就是广州一带的制品,广作家什雕刻繁复,式样往往带些西洋的味道;京作就是北京一带的制品,京作的家什很大气,常常饰以灵芝、牡丹之类的文饰,看起来有皇家气派;苏作就是苏杭一带的制品,苏作家什非常雅致,有书香气,其雕工艺术非常精到。闻,就是闻味道,“如果是好材质便有一股自然的清香,现代作假的一般都有刺鼻的化学剂的味道。问,就是问工艺品的来历。切,就是动手摸,感受艺术品是否细腻,像苏作家什摸起来就非常细腻,没一点毛刺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