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尼思库耐利斯雕塑展在中国举办
展览城市: 陕西~西安
展览时间: 2012-02-18~2012-03-18
展览地点: 西安美术馆
“艺术家永远是一个隐士,始终是对手,不是因为他是无政府主义,但由于他要表达的思想如此广阔,如此强烈。因此没有一个社会制度能够简单代表他所感受到的新知,所以艺术家是这些前卫思想的翻译。”
简尼思·库耐利斯是国际著名观念艺术家。
他1936年出生在希腊,1956年移居罗马,就读于罗马美术学院。
库耐利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罗马创作,1960 年他在乌龟美术馆举办了第一个个人展览。
从1958 年到1960 年,他创作的字母,用字母,数字,叠加印刷符号和道路标记,构成颜色与画面的空间延展。这些作品清楚地表明了他如诗般表达,无形超越有形的艺术创作目的。受阿尔贝托-布里与卢西奥-丰塔纳的影响,库耐利斯把绘画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的创作使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石头、仙人掌、速溶咖啡、梳理羊毛、麻袋、装满玉米的袋子、飞快的氧氢火焰、与古典雕塑、石蜡灯、铁片等原素甚至是铁路的轨道。他打破了艺术语言的地位、现状、与图案。他坚持艺术应该是被生活本身取代。
上世纪60年代末,库耐利斯开始使用他的艺术动物,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罗马阿蒂科画廊放置了11 匹活马。他的作品大多表达自己对大规模城市符号、工业文明和个人价值的关注。他的作品后来发展为更为壮观的混合物,涉及绘画、拼贴、装置、雕塑、环境,表演和戏剧表演等多个领域。
1967年他的作品成为“贫穷艺术”(Arte povera)的代表,并在第一次当代意大利艺术运动中得到国际上的认可。1967年9月,艺术评论家杰勒马诺-切兰特 (Germano Celant)借用“贫穷剧场”提倡回归原始戏剧本原,以表达精神为主)的概念,在热那亚的波特斯卡画廊(Bertesca Gallery)组织了一场名以 “贫穷艺术-空间(Arte Povera - Im spazio)”为名的展览。 切兰特用“贫穷艺术”(Arte Povera)一词概括当时,意大利年轻艺术家的艺术艺术风格:用最朴素的材料——树枝、金属、玻璃、织布、石头等作为表现材料,进行拼贴、剪切进行创作。
80年代末,他的作品盛行于欧洲各大活动,他的名作从20世纪70年代初影响了当时的舞蹈家和音乐家。
他的作品特点在于并列的对象、材料带给观众动动的感受,无论是临时展览还是永久性的陈列放置,他的作品总让人徘徊其间,感受作品有力的性格和带给记忆的回味。他的作品在无言地改变着其所在的周围环境。
自1989 年东欧巨变,社会和文化乱相重生,库耐利斯希望表达一种越来越感到的不安和焦虑,这一时段他的作品反映在新的形势下艺术家对自己身份与新历史背景相冲突的矛盾探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