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收藏逆市升温

  南方日报(微博)讯 (记者/谢梦)日前,《2011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由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发布。据统计,2011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8月1日至12月31日)成交总额呈环比负增长为428.07亿元人民币,与2011年春拍基本持平,且2011年秋拍参拍公司、拍卖专场、上拍量等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拍卖规模的急剧扩张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之间的矛盾导致2011年秋拍出现历史上最低的成交率,仅为41%。本季度38.36%的上拍量增幅仅带来15.47%的成交量增长,这打破了秋拍业绩好于春拍的一般规律,艺术市场再次进入调整期。《报告》预测,市场调查显示人们认为这段调整期反倒是入手购藏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场。即便2011年底艺术品市场成交低谷受短时流动性资金影响,但针对年画收藏的拍卖却在2012年新春佳节期间一路飘红。

  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代叫“纸画”,明代叫“画贴”,清代叫“画片”,曾几何时,贴年画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春节期间全家老少最热情高涨的活动。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项传统活动已经日渐式微,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人物、山水花鸟这些图案作为旧时文化的象征,已经从农家的大门走进了收藏界。

  那么,什么样的年画值得收藏?业内人士介绍,年画年代越久远、印刷越精美、存世量越少就越有收藏价值。据悉,在收藏品交易市场上,有关年画的藏品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年画印刷缩样。“文革”前的年画缩样每册30元至50元。而民国时期的老木版年画一张就在100元以上,清代的每张可在300元至1500元之间,至于更早的老年画,其价格就不可估量了。拍卖纪录中,成册的木版年画,折合成每一张画计算,最高价值可达到5000元。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