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新馆文物里藏着多少龙
“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龙这个十二生肖里唯一被虚构出来的动物,一直都是帝王的象征。壬辰龙年的到来,让很多人对龙这一祥瑞的象征,有了更多探究的兴致。本报记者昨天来到省博新馆,探访时间长河里散落在安徽的“龙”足迹。
凌家滩玉龙:馆藏最早、最完整的龙文物
在距今5500~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遗址,曾出土了1000多件玉器,堪称史前玉器的典范。其中一枚玉龙,颇具如今我们看到的龙的风范。
隔着展柜的玻璃,这枚玉龙在记者眼前首尾弯曲相连。清晰可见的龙鳞,栩栩如生的龙脚,尾部钻有一个小孔。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件生动传神的玉龙,其用途据推测是用于祭祀。它也是省博新馆馆藏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有关于龙的器物,展现了史前高超的玉器制作技术。
龙虎纹铜鼓座:省博新馆的八大国宝之一
虎竖耳、瞪眼,张口作吼状,龙翘独首,看上去又似虎兽龙身。这个造型奇特、满饰蟠虺纹的青铜器,就是省博新馆馆藏的八大国宝之一——龙虎纹铜鼓座。
这件青铜器1980年出土于舒城孔集九里墩,沿四周有虎头和龙蟠绕列,龙尾巴和龙脚跷在上沿四周,据说工匠把龙虎做在鼓上,主要是想增强鼓座的威猛气势。
工作人员说,这件带有铭文的鼓座更有可能是作为军旅战鼓使用。很久很久以前,它说不定还见证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
龙柄盉、龙形玉觽:古人生活得好精致
盉是一种具有注水功能的器物,主要是盛水往盘子里倒给贵族洗手用的。面前的这个龙柄盉1978年从庐江县出土,顶端是个龙头,吻部突出,造型纹饰朴实乖巧,龙头还以圆点纹装饰。
玉觽则是一种弯角形玉佩,既可以当皮带扣也可以用来解结。展柜里的汉代龙形玉觽和旁边的双龙首勾连纹玉珩一样,都是王室贵族墓、诸侯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达官显贵连解结都还有专门的龙形器物,当真生活得好精致。”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不禁心生艳羡。
青花龙纹高足杯:元代贵族马上喝酒专用杯
“你看这青花瓷的杯子,是元代的达官显贵在打马球时喝酒用的杯子,也是在安徽出土的。”
眼前的这个杯子被称为青花龙纹高足杯,据传是蒙古族的创造,又被称为“马上杯”。其独特的高足,将足与把手两种功能合二为一。 这个高足杯不仅绘制了龙纹饰,内壁还有极为精妙的浮凸龙纹。
而除了上述这些,省博新馆里还馆藏了中都皇城龙纹、双龙首勾连纹玉珩、双龙金坠饰、竹丝编朱漆描金龙纹八角果盒等龙纹或龙形文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