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精心组织春节开放服务受好评

  在龙年新春佳节期间,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新春开放服务活动,使广大游客来到保国寺有“看点”、“乐点”、“学点”,大家都认为到保国寺景区参观是一种“游学”体验,一整天都很充实,不虚此行。

  切实增加展览“看点”。从元旦开始,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便为公众精心组织“春节视觉盛宴”,在原有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木雕、砖雕、石雕“三雕”展、明清古代家具展、 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展等展览基础上,又相继新增加了三个切合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实际、符合公众春节参观心理需要的展览:一个是“中国景区门票展”,展出各大景区文化、艺术、风格不同的门票数百张,让游客在门票方寸之间追忆曾经的旅游经历、感悟门票文化之美;一个是“古代观音造像展”,展出历代不同观音造像艺术作品,让游客体会到观音文化传入中国之后,逐渐赋予了中国审美元素的慈祥、亲和文化;一个是“木版年画展”, 引进山东潍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殿英和张运祥所创作的系列年画作品,题材有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世俗生活类、风景名胜类、讽喻劝戒类、仕女娃娃类、花鸟虫鱼类、吉祥喜庆类等,让公众感觉浓浓的“年味”。

  及时推出祈年“乐点”。保国寺大雄宝殿两侧有东西相对峙的钟楼、鼓楼,分别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和十五年(1810)。古代钟鼓楼早为城市中心专用报时建筑,唐代开始,寺庙内也设钟和鼓,元、明时期发展为钟楼、鼓楼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如今击鼓、撞钟则成为人们辞旧迎新、祈福新年的一项喜庆活动。再加上今年是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因此,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龙年推出钟鼓祈福新年活动广受游客欢迎。前来击鼓、撞钟的游客多是全家出动,也有的是社区家庭结伴而来。元旦期间,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钟鼓之声此起彼伏,回响山谷。除此之外,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还推出了古代乐器编钟演奏体验、青铜“龙洗”磨擦溅水体验等寓教于乐的体验项目,使游客在参与过程中,感悟并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伊夫契科夫妇,在中国科技大学吴明卫教授的陪同下,大年三十来保参加龙年撞钟敲鼓祈福新年活动,体验了中国式的祈年文化活动后,伊夫契科院士高兴地说:“今年来宁波过中国春节真幸运,我们在有着千年历史的保国寺古建筑里撞钟敲鼓祈福许愿,相信一定会好运长久。”

  创意开展亲子“学点”。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保存了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的大雄宝殿,至今有999年历史。方圆四百多亩的景区内四季鸟语花香,尤其是冬季梅花盛开时,最吸引公众全家一起来探梅寻芳,抒发怀古之幽情。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不失时机地开展一系列亲子“游学”活动,大受欢迎。活动内容包括: 宁波老话故事会、快板和魔术表演、“保国寺千年之谜” 有奖竞猜、古建筑斗拱拼搭体验、登山健身、游园赏腊梅、保国寺前拍全家福、写福寿字献长辈、全家动手做汤圆等互动项目,使公众家庭在参与过程中,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传承传统文化遗产。从北京来的游客梁艾加说:“保国寺亲子游学活动很有创意,体现了当今文化旅游新理念。”(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涂师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