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箭镞:造价高昂的冷兵器

  作者:宁夏银川 王志杰 

  在中国的冷兵器时代,箭镞的数量应该是最大的,在敌我双方尚未交锋之前,箭镞首先发挥着其他武器无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想当年诸葛亮草船借箭短短一两个时辰就是十万只,就其数量而言,戈、钺、枪、刀皆难以匹敌。

  从西周王朝的覆灭到大秦帝国的统一,箭镞的作用功高盖世,也正是它们让千万个家庭破碎得只剩下撕心裂肺的哭泣。从后羿射日的传说到大批火枪出现之前,骨箭、石箭、青铜箭、铁箭、响箭、毒箭、火箭,丰富多彩,它们穿风破雨,锲而不舍地伴随了中国历史近万年,在遥远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正是用骨箭和石箭射杀动物来维持基本的生存,青铜箭的诞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铁箭、响箭、毒箭、带火之箭都是对箭镞功能的发扬光大和延伸。今天它默默地躺在我们的收藏柜里,可在那金戈铁马的时代却是远距离杀伤或毙命的最有效武器。

  笔者所要介绍的这组鎏金箭镞,用料之精良,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叫绝。每支箭头底部先鎏一层银再盖一层金,如此成本高昂的箭镞会是射向敌人的吗?恐怕即使古代经济发达的秦国也不至于愚蠢到如此地步。那么它应该是用来作什么用的呢?莫非是类似于蒋介石的中正剑,配备给一些将军级人物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让他们神气活现、威风凛凛地去统帅三军?

  这组箭头中一号箭头长10厘米,呈三棱状,棱与棱之间是3道血槽,每道棱至今仍锋利无比,装上箭杆和箭羽可以轻松毙命。三号箭头扁而宽,每边棱面上都有6道浅槽,槽虽短小,也应是血槽的功能。五号六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的倒刺,这种箭如果射进体内想拔出来有多么痛苦我们是可以想见的。

  普通箭镞数量之大人尽皆知,然鎏金银的箭镞却十分稀少,在古玩市场上更是少见。这也说明当年生产的就十分稀少,因而出土的就少。

  由于实物稀少,加之相关资料匮乏,笔者今介绍此文,希望抛砖引玉,以期同好藏家能就鎏金银箭镞的配备制度或具体功能给以指教,也令更多藏友从中受益。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