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服饰,可以这么美
“这件大红色的披肩,过年穿正好。如果你喜欢,我们可以绣上一条龙。”刚走进景宁县龙凤服饰有限公司,这样的一番对话把新年的喜庆铺开在眼前。
农历龙年给这个小小的服饰公司带来了变化。“几个月前,关于龙的订单就没有停过,最走俏的是春节元宵的演出服装,省内外的客人都有。”公司董事长雷献英口中“关于龙的订单”,其实就是把龙绣在传统的畲族服装上,尽管这个创意并非始于今年,但是龙年的到来,让龙绣服装走势大好。
再细细打量这家民族味浓郁的小型企业:一楼店铺,摆满各类融合现代元素的畲族服装和饰品,二楼加工厂,三楼收藏室,堆满从各地收集而来的畲族古董。一年一度的“中国畲乡三月三”,舞台上演员们绚丽斑斓的民族服饰大多出自这里。
雷献英出生于景宁县岭脚村的一个畲族家庭,“从小看妈妈、姐姐每天都穿好畲族服装,裹上头巾再出门干活,过年过节的时候穿得更加隆重。”儿时的她在妈妈的织布机旁玩耍,看着一条条畲族彩带诞生,一个梦想就在心中萌芽:开一间专门做畲族服装的作坊。
长大后,能歌善舞的雷献英到景宁县文化馆工作,舞台上,舞蹈演员的造型给了她深深震撼,原来畲族服装不只有红、蓝、黑三种颜色,制作衣服的材料也不一定就是粗麻布,“走出农村,我第一次看见畲族服装也可以这么美。”
那时文化馆人手紧缺,对畲族服装有浓厚兴趣的雷献英毛遂自荐,在演出之余为馆里的演员设计演出服。她的设计大胆、创新,更体现出民族服饰的绚丽和时尚。随着景宁县文化馆在全国各地的演出屡获成功,雷献英设计的服装也渐渐打响了知名度。
2006年,龙凤服饰有限公司成立,雷献英儿时的“作坊梦”终于实现。有了自己的平台后,她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畲族服饰的创新上:衣服的颜色可以多样,图案可以创新;民族服装融入现代元素,就成了小巧可爱的凤凰披肩,成了当下流行的飘飘长裙。5年过去,公司设计的服装一直在变,但不管怎么变,雷献英都悉心保留畲族服装传统的特色:“凤凰尾、鼠牙边、水滴纹,这三个象征吉祥如意的基本元素,一定不能丢。”
在整个景宁县城,各种畲族服装小店也逐渐成为街头一景,有更多像雷献英一样的人为古老的畲族服装注入新的活力,也正因为如此,畲族服饰在承载历史文化印迹的同时,添加了现代意蕴的美,成为畲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