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和鸟食罐:品京味儿慢生活

  “提笼架鸟”曾经是京城八旗纨绔子弟最具代表的写照,一度被人们视为游手好闲、玩物丧志的形象。其实中国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习俗,养鸟在清代也并非八旗子弟的专利,这种爱好在京城慢慢传到一些辛苦忙碌的人中间,养鸟的乐趣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惬意和快乐。至晚清民国时期,养鸟之风兴盛至极,同时也成为老北京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养鸟的鸟具最为讲究,互比鸟具是八旗的遗风,也是多数养鸟人的爱好。鸟具主要有鸟笼、鸟架、盖板、鸟食罐等。鸟笼种类很多,饲养不同种类的鸟要选用不同的鸟笼,传统的鸟笼多用竹制,制作工艺也颇为考究;盖板多用铁或铜制,或磨刮光亮,或錾刻花纹;鸟食罐多为瓷制,器形多样、小巧玲珑,纹饰丰富多彩。这些鸟具把玩起来趣味十足,在人们眼里,它们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鸟具,而演化成一种极具特色的文玩器物。近年来,随着清代和近现代遗存下来的制作工艺精良的鸟具在收藏市场上的走俏,鸟具收藏热也逐渐形成。

  据了解,国内老牌艺术品电子商务网站嘉德在线(微博)(www.artrade.com)将于1月21日推出一个汇集清代及近代鸟具的专场,包括鸟笼、盖板、鸟食罐、钩子等,精彩纷呈。

  养鸟是件极费精力的事,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呈现逐渐萧条之象。可喜的是这两年一些好玩儿之人重新燃起了对养鸟的兴趣,养鸟人在选鸟、挑鸟具、遛鸟、训鸟的过程中回归自己和自然。看遛鸟人漫步于水畔林木之间,手里的鸟笼轻轻的前后摇晃,那份单纯和宁静、洒脱和自如便是看的人也感染几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