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建筑木雕展今日开展

  本报讯(记者 陈朝霞)今天,为期两个月的“木秀江南明清江南建筑木雕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展,集中展示了宁波著名收藏家何晓道20年苦心孤诣收藏的明清建筑木雕。

  一进入展馆,一件明代双龙纹窗映入眼帘,何晓道向记者介绍:“这上面有龙凤呈祥、双龙捧寿的图案,依稀可见贴金及红、绿色彩,如今褪成木色,但保留了其古朴风格。龙是古代帝王专用的图腾,为避讳,窗中图案虽然龙头向上、但是龙尾卷起,形成‘卷尾龙’,这是典型的明代风格木雕。”据介绍,此次展览有三大特色。一是“厚”,历史遗存,数百年的岁月留痕;二看“奇”,地域特征,看不尽的江南风韵;三看“美”,鬼斧神工,想不到的精湛技艺。

  谈到此次举办展览的心得,作为宁海十里红妆民俗馆的掌门人,何晓道直言自己是对文物保护的“无奈之举”。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城市建筑中百分之八十仍保留着传统木结构,而仅仅过了30多年,大中城市已经消失了百分之九十五的木结构建筑,如今大家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这种变化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因此如何保护文物建筑刻不容缓。”他感叹道,“文物建筑的保护有几种方式,一是原地保护,修旧如旧;二是移地保护,像宁波张苍水故居、天一阁部分建筑等;三是构建收藏和博物馆保护,这是无奈也是最后没有办法的保护办法。”

  何晓道对记者说:“想着千万幢拆掉就没了,这些木雕总的有人收藏进入博物馆,这些木雕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信息。收藏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展览是快乐的,因为有更多人能共享古人创造的美,同时收藏家能把自己对藏品的了解和演习过程及成果让更多的人分享,很有成就感,这也是收藏家最高兴的事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