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面貌逐步蝶变

  荆楚网消息(记者 程评)1月16日,湖北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刚刚闭幕,省博物馆副馆长万全文委员就投入山西博物馆(微博)馆藏展览工作中。

  现在,马不停蹄地忙于各类交流性的展览,对万全文和他的同事们而言已成了习惯。“每年至少要办10场展览。”万全文说,现在有场馆、有条件啊。

  60年代初,省博初建时,面积不足1万平米,经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两次扩建,目前已经达到4万平米。“十二五”期间,政府将投10个亿完成第三期扩建工程。万全文憧憬:“到那时,省博总面积将达10万平方米。”前50年增加3万平米,后5年将增加6万平米,省博总面积的这种巨变,让他感到很开心。

  2007年,湖北省博物馆在中部率先免费开放时,每个开放日参观人数都是爆满。省博门前车水马龙排长队的现象曾成为一景,引起省内外众多媒体注。“当时有人预计,这只是免费开放带来的短期现象。”万全文颇为得意地笑着说:“实际上,2008年以来,来省博参观的人数每年都稳定在140万左右。”

  湖北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副厅长沈海宁用业内标准评价:到博物馆参观的青少年占总人数60%就是优秀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青少年参观人数已经超过70%,与卢浮宫等世界最大的博物馆数量相当。

  在“两会”讨论组,委员们议论,湖北文化发展步入快车道始于九十年代后期。特别是近几年,成功举办“八艺节”、京剧艺术节、第八届中国舞蹈比赛等活动,一批批荆楚文化名人荣获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让湖北文化界名声鹊起,在中部逐渐取得了让人钦佩领先地位。

  “现在常常有人跟我说,非常羡慕湖北有琴台剧院、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等等宏大文化建筑。”自豪感让沈海宁溢于言表。他认为,湖北经济实力并不是很强,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却很大,体现了一种文化自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