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龙票刮来龙卷风
[背景] 1月5日第三轮龙票首发之日势如破竹
“在上海——徐汇邮政支局在1月4日上午10点就有人开始排队等待龙票,而往年都是当天凌晨才有人排队。而上海邮政在全市的79个邮政网点。上午9点,79个网点龙年生肖邮票已销售一空。”
“在北京——各大邮局在早上9点半仍然排着长队,其中有不少百米长龙。”
“在广州——天河邮局也出现了有街坊清晨6时便在邮局门口“霸头位”的情况。
“在西安——钟楼邮局排队买邮票竟然达到2000多人,这是往年数字的好几倍。而整个现场仅卖了一个上午就卖光了所有龙票。”
“在成都——5日早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成都市民在购得“龙票”后,一转手竟以五倍价钱卖出……”
这种种无一不提醒我们,今年的龙票很抢手,比春运火车票还“紧俏”,“龙票”不仅一早就销售一空,价格也高开高走。
今年是自上世纪80年代发行生肖邮票以来第三次发行龙票。这枚龙票自打“出生之日“就不同于以往的前辈,邮票的设计稿在去年就在媒体上提前曝光,引发网友的热议,有网友就指这枚龙票有点像1871年中国发行的第一枚大龙邮票,但更有气势。也有网友批评这条龙长得凶神恶煞,一点儿也不卡通,也不现代。
此后,官方回应:今年的龙票有了很大的变化,就看起来比较凶,看起来张牙舞爪,有点凶,实际上它是一种信心,一种力量。中国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今年龙票形象接近于明清时代龙的形象,更像神兽,而不是动物。他表示,历朝历代的龙最威猛的时代往往是盛世,此次一枚正面形象的龙,让人感受到国家总体实力的提高。
可能这个龙票的设计稿提前公布引起足够关注,经过“饥饿营销”的“壬辰龙”在面世之日便一飞冲天。第三轮龙票被视为2012年邮市的一大热点,还未上市已遭爆炒。面值24元的整版龙票,“期货”价从最初的40多元已爆炒至180元,达到了面值的七八倍。截止记者发稿,售价为26元/版的龙票已经涨到了320元,并且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分析] 壬辰龙票为何一飞冲天?
原因一:
生肖邮票一直是热点
抗跌能力强
历来发行的龙年生肖票一直都是集邮市场上的热点。2012年虽然受到邮市转冷的影响,但1988年的第一版龙票和2000年的第二版龙票在连跌几个月后,仍能卖到2100元/版和5700元/版。在邮市不景气的情况下,“老、特、精”的邮票抗跌能力强,甚至在逆势中还能上涨。而第三版生肖龙邮票是“特、精”这个强势邮票阵营中的新成员,上市之后便受到热捧毫不奇怪。
原因二:
游资大量介入
新邮票习惯性“高开”
楼市、股市等投资市场持续低迷,不少资金都转战艺术品市场,而邮币市场标的较小、标准清晰,已经成为游资的新乐土。在这种情况下,新票高开低走已成惯例,炒作时各种邮品价攀升10倍并不罕见。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2011年发行的面值6元的“关公票”,发行后4联小型张最高炒到4000多元,现在跌到了1400-1500元。
原因三:
龙票基本是生肖邮票中的领头羊
80版猴票被誉为“邮市的风向标”,而龙票往往被誉为是“生肖邮票的领头羊”。不同于羊票、兔票等升值速度较慢的生肖邮票,龙票的升值能力总是很有保障。1988年发行的第一版龙票面值6.4元,当下卖到2100元/版;2000年发行的龙票面值3.6元,经过炒作暴涨暴跌后,仍可叫价5700元/版。
原因四:
龙票备受投资者青睐
2000年发行的《庚辰年》龙票,这一年仍是邮市最为低迷的时期之一,其发行量却达7380多万套,加之面值较高,每套3.60元,整版(32套)总面值115.20元,更是给这套龙票雪上加霜。因而这套邮票长期处于深度打折,最低时整版邮票只有区区40余元,是一种何等悲惨的境地。可能正是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才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它的消耗,加上几次销毁,这些深度打折的邮票都是首当其冲被付之一炬,使得存世量日趋减少,其价值逐渐被显现出来,使得《庚辰年》版票从弱势低迷邮市中脱颖而出,当下二代龙票的售价在5700元/版。
[思考] 龙票是否值得投资?
投资者买入需要谨慎:由于每年生肖邮票的发行量在五六千万枚以上,加上窗口卖的邮票数量有限,并非每个人都能买到。归根结蒂还是邮政管理层发行策略不规范,人为造成邮票紧张。邮票在年底的采购增大自然地形成一股小行情,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邮市中的“冬暖夏凉”,而今年邮市过热,年末邮市转冷,是否有能量支持龙票继续上涨还是问题。
从投资角度而言,生肖邮票是发行量最大的邮品,高开的价格已经把未来几年的升值空间都覆盖了;从收藏角度而言,根本体现不出物以稀为贵。试想2011年的整版兔票最高才炒到110多元,而当下2012龙邮300元的身价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当下是否值得投资入手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集邮爱好者不宜投资:对集邮爱好者而言,不要在上市首日买进那些市价与价值严重脱离的品种,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市场行情走势来决定。由于目前我国实行新邮发行半年后公布印量的政策,其真正的市场价值在发行初期是难以判断的,投资者不要盲目参与炒作。夏 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