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管理处称50年内不发掘乾陵

  本报咸阳讯 (记者 袁小锋 周艳涛)昨日,一则“国家文物局等再次研究是否大规模勘探武则天墓”的消息在各大网站疯传,本报记者昨日下午与乾陵管理处有关负责人核实之后,证实该消息子虚乌有。

  报道称“具备发掘五条件”

  据悉,网上这则消息源于某周刊,随即,该报道被人民网(微博)、新浪网等多家网站转载。该报道称:“近日,有关专家透露,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乾陵博物馆等部门再次研究是否大规模考古勘探乾陵的文物遗迹……乾陵具有全国其他帝陵目前都不具备科学发掘的五个条件:知道主墓室的位置且准确无误;内藏丰富且证明没有被盗过;花重金撰写的发掘方案和经多方考证的征求意见稿;几十年不间断的上书中央,已引起高端重视;可以证明帝陵正处于损坏之中,而要立即进行抢救的资料。‘镇国之宝’早日面世……更可以有力地促进‘西部大开发’,繁荣中国的旅游业。对于陕西来说,经济学家和文物工作者们预测,乾陵一开,陕西每年最少可增加五百万游客……”

  可能有人断章取义

  昨日下午,乾陵管理处副主任陈彦德表示,该报道纯属子虚乌有的捏造!短期内不说,至少在50年内,乾陵的发掘绝不会提上桌案。他告诉记者,1月11日,省文物局赵荣局长还在乾陵调研,“当时赵荣局长就明确表示,乾陵管理处目前要做好的工作是保护利用和综合治理两方面,即做好文物本体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做好乾陵景区的综合治理和整治。”

  乾陵博物馆馆长樊英峰也表示,他们和文物部门从来没有讨论过是否要勘探乾陵。

  对有关报道和网传说法,陈彦德表示,2011年,乾陵邀请清华大学针对乾陵做了大景区近、中、远20年规划设计,而这个设计规划目前也已经初步通过专家论证,所以很可能有人断章取义并因此而产生误解。

  背景资料

  乾陵曾遭多次盗掘均失败

  乾陵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1200多年间,仅仅规模较大的盗掘行为就有17次之多,而规模最大的有3次,但这些盗掘行为最后全都失败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