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化巨人与艺术的不解之缘记纪念鲁迅——鲁迅诞辰130周年书画展
吴为山 《鲁迅》 雕塑 摄影:刘倩
雅昌艺术网讯 (刘倩)鲁迅作为一个文化巨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与美术结下不解渊源。1931年鲁迅帮助国立杭州艺专在上海举办首个木刻展览,他称赞当时新兴木刻版画的创作作品为“没有名的年轻艺术家的新作品”为“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80年来,中国美术史上出现了不少关于纪念鲁迅题材的美术作品,艺术家赵延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和李以泰创作的《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是鲁迅题材中的扛鼎之作。
鲁迅所代表的中国新文学和他所建构的精神渗透到整个文化界中,艺术所受到的则是其精神本色的影响。2011年正值鲁迅诞辰130周年,同时也是鲁迅力推新兴版画80周年纪念,各地举办纪念活动。
纪念鲁迅 冯远题字
刘大为 《民族魂》
范迪安书法
邵华泽 鲁迅精神
在这个纪念的年度迈入尾声时,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了“纪念鲁迅——鲁迅诞辰130周年书画作品展”。展出了书法、绘画、雕塑作品共160件。其中包括吴为山创作的雕塑作品《鲁迅》,刻画了鲁迅横眉冷对的的人物形象,带着刀与尖锐思想的风格展露无余。这正印证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对于鲁迅的评价:“历史上鲁迅的面容总带着刀的意涵,直透人心。鲁迅的批判,那如刀一般尖锐的剖析和挞斥是其文学与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直至今日都弥为珍贵的精神力量。”艺术家刘大为、邵华泽、范迪安、冯远等都为展览创作书法作品,将鲁迅的精神气息融入书法之中。
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建业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介绍了展览的筹备和展出情况,纪念鲁迅展览从藏品征集至展览展出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令人意想不到的则是展览主题一经提出便受到全国书画艺术家的响应,并纷纷寄来作品参展。这其中包括以鲁迅肖像为题材的书画作品,也包括以鲁迅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或社会精神为背景的作品,艺术家赵俊生的作品《祥林嫂》便是其一,表现冰天雪地里拄着拐杖挎着篮子的祥林嫂,手里拿着孩子的鞋子,或许这就是她的唯一寄托。刘建业说:“这些作品都说明,虽然鲁迅已经逝世75年了,但他仍然活跃在广大人们的心中。鲁迅精神历久弥新,鲁迅的风范、情操、志趣、品德已成为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范 扬 秋山溪桥 78cm×68cm 2011年
陈永锵 芒刺善心 68cm×68cm 2011年
鲁迅纪念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介绍了鲁迅纪念馆关于鲁迅题材艺术品的收藏:近百年来,亲近和景仰鲁迅的艺术家用他们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造诣,形象地描绘鲁迅。北京鲁迅博物馆珍藏了大量鲁迅题材的美术品,体裁多样,蔚为大观。这些作品或刻画鲁迅形象,或诠释鲁迅作品,既有鲁迅亲手培养的版画家的杰作,也有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大师的精品。“丹青难写是精神”,艺术家们出于对鲁迅人格的敬佩,浸淫于他的作品,探索他的内心世界,书写诠释他的名篇佳句,描画塑造他的音容笑貌,建造了一尊对于先驱者的敬爱的丰碑,也积累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个独特的宝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纪念鲁迅”的美术宝库不断扩大,已经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并成为中国文化传承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刘巨德 野 草 136cm×34cm 2011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