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京城《艺术8》
元月8日下午,位于北京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的中欧文化之家《艺术8》二楼展厅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举办《艺术8》第三位获奖者、法国艺术家西勒•格拉尼耶•德•卡萨尼亚克(Cécile Granier de Cassagnac)作品展览。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与在京的法国各界友人以及国内有关方面代表和部分艺术家、媒体人共同参加了艺术展开幕酒会。
2006年,出生在巴黎的西勒获Colin-Lefranc奖学金,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艺术学院进行驻地交流,那一年西勒27岁。此后,她又前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参加法国文化协会(Cultures France)协办的驻地交流活动;并先后在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po)获得当代艺术奖提名,在巴黎获得Canson奖提名。
西勒的作品风格虽是暖调的纸本水彩,细腻淡雅,但风格也不乏大起落差,内藏粗犷。正如《艺术8》创办者佳玥(Christine Cayol)在展览前言所述:打开一只原本会被遗忘在阁楼角落很久的行李箱,切勿将它翻乱,仔细地取出每一个物件,就好像你知道它的过往,就好像它们为你所有。将这些东西摆放在画室内:老照片、玩具、果皮、鸟笼、撕碎的纸张、玻璃碴等等。与它们的奇特共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将其沉淀于自身,让这种奇特丰富你的想象力,令你为之惊叹。开始创建过去与现在、纸张与色彩、寻常与不安之间的一系列对应关系。
在西勒的世界里,目光先行,它指引行动,使其能够在那些“触发”制造的偶然性结果中加以挑选。这是因为西勒,一位造型画家,一位带着自信姿态的设计者, “制造着”她的世界。一个可以是任何事物,却唯独不是一个体系的世界,这个世界令她感到“奇特”(这是她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与现实脱节且永远充满诗意。在这些水彩画中,老北京的笼中之鸟变成了半透明的影像,预示着我们始终都被囚于笼中的另一种现实。
艺术家总是在偶然与必然之间游移不定。在挑选“属于她自己的”纸张和色彩时,她接受那些成为某种精湛技艺核心的因素,而同时,她又期待着那些她尚未抓住但将会超越艺术表现界限的东西。尤其是在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的情况下,对转化的过程信心满满,观察水落于纸上的效果,保留一份神秘感……
因为我们周遭的一切皆为征兆,人们会为之感动,有时甚至会绽放笑容。同样,幽默亦无章可循,当你转身看到一只令人愉悦的柚子的果皮或是一幅“又画坏了的”自画像时,它不期而来! 成卫东/图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