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上演真实版《十三钗》钟楼大修

  昨天,金陵中学标志性建筑钟楼正式开工修复。今年123岁的金中钟楼曾是南京赫赫有名的洋派建筑,被誉为南京第一高楼,蔡元培、徐悲鸿、宗白华等大师级人物常在此“温暖聚会”,最为传奇的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钟楼的地下室一度成为藏匿和保护妇女免遭日寇蹂躏的处所,上演了真实版《金陵十三钗》。

  123年前的南京第一高楼

  1888年,美国美以美会创建了金陵中学的前身汇文书院,当时,汇文书院所处的干河沿和它以北的鼓楼地区与今天的繁华远不能比,到处是旷野和农田。 “当时的市中心在大行宫、夫子庙,但建校第二年,也就是1889年钟楼建起,这是南京市当时的第一高楼,一下子就成名了! ”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栋楼是基督教在南京建造的学校建筑中最老的一栋,当时被称为南京第一幢“洋楼”,也是当时南京最高建筑,距今已有123年的历史。

  当时的老百姓不知道汇文书院,但知道三层洋楼,这是他们给钟楼取的外号。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黄包车,就像今天打的一样,说去汇文书院,车夫会很茫然,但要说到三层洋楼,那车夫一准会把你拉到目的地。这是因为当时汇文书院以北没什么建筑,更别说高楼了,就是站在下关 江边,也能把钟楼看清楚,悠扬的钟声一响,长江边上的人都能听见。

  蔡元培在此迸发“鸟瞰美学”

  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几乎所有的建筑内都没有取暖设备,偏偏在这座房子里,装有一套美国制造的用电取暖的暖风系统。

  蔡元培、宗白华和徐悲鸿三人都患有或轻或重的风湿病,潮冷天气里,周身都不爽,他们管在钟楼里的聚会叫做“温暖聚会”。他们常拿着平时舍不得喝的茶叶或咖啡在此畅谈,当时金陵中学兼任理化教员和实验室主任的孙明经就是记录员。

  一次蔡元培心情很好,说起以前在上海看过的一部美国动画短电影,电影表现几只大雁在天上高飞,一边飞,雁妈妈一边让小雁们俯瞰大地,给孩子们介绍看到的山川河流……说到此处,蔡元培突然来了灵感,对孙明经说:“你能不能飞到南京的天上去,从天上用你的摄影机把南京鸟瞰一番,让我们一起感受感受"鸟瞰美学"中的南京如何? ”不久,孙明经真的有机会登上一架专门用于空中拍摄的飞机,从空中把南京城里城外统统拍摄了一番。

  地下室抗战时成妇女避难所

  钟楼被叫做三层洋楼,从外表看,也的确是三层,三层以上有一个小小的房间,用于安置铜钟,因此也有人叫它三层半,而钟楼的地下竟还有一层,这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 ”彭老师说,就是这个地下室,曾作为藏匿和保护妇女免遭日寇蹂躏的处所。

  据悉,1938年初,金中划为难民区,住满了难民。工友严师傅将40余名难民妇女藏进钟楼底下的地下室,暗中给她们送饭送水。一天,日寇进校搜查,扬言要把无人认领的难民统统抓走。严师傅先认一难民男青年为儿子,另一位王师傅又认一难民姑娘为女儿,使他们幸免于难。被救的两人,后来结为夫妇,1960年还来金中找恩人报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