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经营路不只一条

听起来让人恍不过神,那么庞大精巧、门票百元、盛景尤然眼前的世博园,最终还是不免走到难以维生的境地。进而使人们联想并察觉到,那些市内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国有古建筑,早早不再依赖门票收入进行维护保养,在求存发展过程中突然显得合理得多。
虽然经历过不同时代,但目前昆明市区内还保存着不少明清特别是晚清民国的古建筑,它们零星分布在传统市区的大小角落。从游览方面讲,论场地规模、功能以及知名度,在与世博园相比,都逊色很多。
通常,这些古建筑多是采用木构,在如今的砖混时代,其维护成本已变得昂贵和复杂,同时,日常的管理又需配备专项资金和专业人员,它们的留存从技术层面相比世博园也要更为复杂。
所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引入市场化运营,似乎就是一条可行之路。因为有相关法律支持文物场所进行利用运营,一些文化事业单位也不再对古建筑拨款维护,而是鼓励古建筑实现自给自足,已成为全国各地争相效用的最佳古建保护模式。
可是看上去很美很合理的模式,在昆明的实际操作中,多少却令人觉得美中不足,甚至沮丧。

文物单位做饭馆
其实很难统计出昆明市区内有多少古建筑已变身饭馆,但就相对繁闹区域内或临街的古建文物单位而言,可以悲观地肯定,它们几乎都已变身饭馆。为何那么多勇敢替公家管理和维护文物的人都是餐饮经营者?这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不过我们可以从这些饭馆的产品宣传和包装上探测出一些信息。如翠湖边上的袁嘉毂故居。袁嘉毂是清朝人,曾考中经济特科第一,也是云南科举史以来唯一一个状元,该饭馆门口的宣传画对此就以重量级大号字体标注。古建筑内有两个院子,北边的较大,地势也高些,相同的是,不管楼上楼下,每个厅堂上悬匾额处,都用电脑木刻标注举人厅、厅员厅、状元厅或者以某某古代官场头衔来命名。就以北楼来说,越往上,级别越高。另外,从每楼楹柱上及屋内挂上随意扭摆线条的现代书法,似乎更多地提供给就餐者一种所谓格调高雅的怀古幽情。据说,每年一到中高考时节,到袁嘉毂故居就餐往往要提前一个多月进行预订,否则很难会有座位——人们遇到小孩考试,似乎喜欢到此沾得一些喜气。
此外,也是在翠湖边,与袁嘉毂故居相邻,产权同属云南大学的古建筑,现也已改成饭馆,它就是王九龄故居。该建筑较袁嘉毂故居要小,但是格调相似,比起前者,它有一个特殊的荣誉,那就是“云南省环保公益事业贡献单位”。
之所以多此荣誉,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主要原因还在于袁嘉毂故居是将厨房挖在庭院,搞成院中地下及地上两层厨房,而王九龄故居将厨房挖到大门外——王九龄家门口很宽阔。
虽然,这两个古建被云南大学租出时遭到不少文化人士以及市民的反对,但最终餐馆老板还是通过竞标等方式拿下并经营。特别是袁嘉毂故居,后墙靠路边的落地空调,总是热浪滚滚、伴着各种热菜味道飞向人行道,但就连昔日反对的人们似乎也习惯了这一切。
云南某国有旅行社高管认为:“这一类小的文物单位作为一个旅游点,并不容易开发,但日常管护也是一笔经费,所以进行市场化运作还是有合理性的,只是说业态的控制上要谨慎,特别是做餐饮其实对古建筑危害不小,油烟泔水、厨房用火、每日很多人频繁出入、滞留,其实对古建筑也是一种破坏。”
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有前车之鉴的。
翠湖边上的石屏会馆,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或更早,是昆明历史上众多会馆中唯一保存完整的会馆,也是出租给某企业建成餐馆,在去年经历了一场火灾。由于深居巷子,火情发生时消防车很难进入,虽然具体细节未被披露,也不见相关责任人得到处罚,但从当时的新闻报道来看,文物烧毁程度不轻。
“相关单位可以考虑在与承包方签订协议时就有所约定,做一些如文化创意、休闲、展览等对文物损坏小点的经营?因为商人到手,肯定是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对老建筑本身养护。”上述旅行社高管指出。
如果不做饭馆
如果不做饭馆,其实文物单位用来经营也可以活得很好,甚至让人觉得锦上添花。
五华山大梅园巷的朱德旧居,也是属于承包出去的古建筑。现在,这里已成为一个少儿国学班的教学基地,而且学员很多、教学场面热闹、经营火爆,由于故居容纳不下日益增多的小孩,经营者又在邻近小区内租下一套大居室进行分班教学。同时,展厅里依然留有朱德元帅的日常展览,游人依旧在做了来客登记后即可随意参观,只是不再收取门票。
又如西寺塔公园内紧邻塔身有一排民国建筑,早些年前,曾有商家租下该楼欲做餐馆,但此举遭到不少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反对,支持该楼进行运营的职能部门迫于无奈,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可是现在,这楼已变身成为一家酒吧和棋牌室,从装修风格及内部装饰上看,与一般年轻人聚集的“狂躁”酒吧不同,这里显得有几分文雅气息。一路两旁花坛内新置备的酒吧路灯,在宣传自己的同时,也为前来西寺塔瞻仰古塔的游人提供了“历史的指引”——路灯上写着各种关于西寺塔的故事。目前该酒吧已经营数月,至今未有异议发生。据酒吧服务员介绍,开业几月以来生意很好,过不了多久还会经营KTV。
不过,对于真庆观都雷府开茶馆而言,一直以来却又背着一件蹩脚事。
位于白塔路和拓东路交叉口的真庆观是市内最古老的道观,建于元朝,明朝以后就是全真教教徒修行所在。现在,都雷府内花园已变身茶馆,据茶馆老板介绍,茶馆开业以来,生意还可以,不少人就冲着环境去,但是有一个头疼的问题始终困扰,即该院子缺少卫生间,所以很难留住回头客,即便有回头客也会经常向工作人员抱怨。该茶馆老板也曾试图搭建一个卫生间,但是却被相关文物职能部门制止。
而让该茶馆老板哭笑不得的是,同属于一个真庆观,与都雷府茶馆一道后门之隔的盐隆祠、古戏台、老君殿,现也都是餐馆,都附带建设了卫生间。而且,开餐馆的袁嘉毂故居和王九龄故居变身餐馆,也是直接在院子内增建了卫生间。
“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在古建筑利用上,急需更为详细的法律法规作为约束,只有在法律法规明确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合理利用,才会变成可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对此指出。
从法律上讲,我国文物保护法只规定对文物古建要“合理利用”,但无“合理利用”的具体标准。“对于每一个建筑怎么利用应该进行单项的策划研究,应因地制宜,同时引入监督,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于合理利用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上述学者指出。
或许,文物古建单位做经营,可以这样看,既然相关单位已放下古建筑的管护麻烦,且还因此有一笔经济获益,或许就应该不太过多地考虑钱财多寡,文物古建是文化传承之所,而不是获利工具,政策上较全面的约束条款以及执行上的公正透明,才能更多地展现文物古建多彩的精神面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