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图只值20元(图)
在收藏界,《大明盛世图》一直是个神秘的传说,据称是600年前的名家画卷,价值不菲。然而,12月22日,却有网友通过大渝报料台发帖,称其从亲戚手中购得一幅从土里挖掘出来的颜色泛黄的《大明盛世图》,相信绝对是真迹。难道困扰中国画坛数百年的名画行踪问题,如今终于可以得到解答?12月23日,记者对此进行探秘。
土里也能刨出名画?
“据说博物馆已经收藏了《清明上河图》,却一直找不到《大明盛世图》的真迹。”12月22日,网友“汤念祖”在大渝报料台发帖说,本月初,他亲戚为房屋修建地基时,无意中,从土里刨出一幅《大明盛世图》。“画卷有丝丝水墨味,是手工画,画工极好,估计只有最好的画家才能画出,推断应该是出自戴进(原画作者)之手,是真迹。”
帖子发出后,立即吸引众多网友围观。不少网友在回帖中表达了羡慕之情。
画上有乾隆印章?
发帖者杨先生今年26岁,家住南岸区,目前在一家团购网上班。12月23日,记者来到杨先生公司,看到他所说的《大明盛世图》,是由一层绢丝和一层类似宣纸的纸张合成。画卷泛暗黄色,古朴陈旧,部分地方还沾有一些泥土。
经测量,画卷长约460厘米,宽28厘米。画面布局和《清明上河图》有些类似,右侧有“大明盛世”、“壬戌三秋袁江”字样。画中描绘了大明盛世贸易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的繁盛景象。画上还有清代乾隆皇帝御览后的印章及光绪帝之师翁同龢的评语和落款字样。
网友出1500元买下
“亲戚是云阳县郊区人,他们在本月初修建房屋时,在地底下挖出了一个非常破旧的纸袋,打开后就看到了这幅画。”杨先生说,亲戚挖出古画的第二天,自己听说后便赶了过去。“画卷比较湿润,似乎受潮了,展开后,上面还有些泥土,看起来很陈旧。”杨先生表示,“亲戚虽不认识画卷,但认定其为古董,便1500元卖给了我。”
杨先生说,他向来有收集古玩字画的癖好,这次他凭直觉,断定《大明盛世图》是真迹,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回家查询资料比对后,更认定了自己的判断。
昨日,记者联系到小杨的亲戚刘先生。刘先生今年50岁,家住云阳县龙角镇。他表示,画卷是在猪圈下面的土层里发现的,发现时只有个纸袋包裹,“以前没听家人说有人在此埋了东西,便以为不值钱,随便扔在屋里了,后来小杨赶过来说画卷可能是古董,我便卖给他了。”
五点识破画卷真伪
12月23日下午,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重庆总商会收藏商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仔细看过画卷后说,有关《大明盛世图》的传说由来已久,但没人知道它的确切踪迹,便有人拿假的图画骗人。这一幅画卷是仿制的工艺品,价值在20元左右。具体理由有5个:
1.从材质看,画卷中类似宣纸的纸张其实是涤纶(俗称的确良),这种材料面世不足百年;
2.从画工看,该画中景象线条太过于工整,显得呆板,一看就知是模板印刷,而非手工画;
3.从落款看,清代乾隆皇帝御览后,会盖5枚印章,该画卷中只有2枚,且色泽、大小均不符合历史记载;
4.从出处看,类似赝品画卷,在重庆跳骚市场上20元一件,随时可以买到。这种仿真画卷,行话中称为“山东货”,因为产地一般都来源于山东省;
5.从发掘看,画卷出土时,正反两面都沾有泥土,说明画卷是展开后被埋在土下,故意让其粘土后显得陈旧。这种画卷不能在土中埋藏太久,否则很容易粉化。
网友声音
网友“小鸽子”:土里怎么可能埋藏画卷,不腐烂才怪。
网友“snow”:一般的考古发现古董,都是从土里挖掘的,这幅画也从土里挖出,估计靠谱,是真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