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成交量喜人

  首届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于2011年12月9日-11日在全国北京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文化部领导、十余位知名艺术家、社会知名人士,以及以央视、BTV为代表的70余家权威媒体出席开幕式现场。为期三天的艺术博览会成交量喜人,最高单幅画作成交金额达400余万元人民币,艺术家个人最高成交量达80余幅。

  重量级领导及嘉宾出席开幕式

  博览会在10月9日举行了简短的开幕仪式。全国政协常委、博览会组委会名誉主任陈昊苏,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及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任胡克,副主任李立中、蒋嵒,北京成聚会展有限公司总裁沙克仲,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舒乙,为展会题词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秘书长商玉生等嘉宾亲临现场参加了开幕式。

  博览会为期三天,展出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覆盖了农展馆的1、3、5号主馆。1号馆主要为,吴作人、萧淑芳、田世光、白雪石、黄永玉、欧阳中石、韩美林(微博)、宋涤等名家的作品,每位名家展出的作品均在10幅以上。3号馆主要集中了当代实力派艺术家、学院派艺术家及国家一级美术家的作品。在3号馆由于有许多艺术家亲自在自己的展区与观众近距离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吸引了众多观众纭集此馆,成为整个展会人气最旺的馆区。5号馆除了以当代艺术家为主的作品以外,最值得一看的当数面积约400余平方米的西藏主题,展出近50幅在今年4月份,由一批内地著名画家和西藏本地画家深入西藏各地采风所创作出来的高水平风景油画作品。这些作品以藏族同胞自己的视角,诠释原汁原味的西藏风情。每个展馆具备了各自不同的展出风格,各有亮点。

  整个展期共吸引了近2万艺术投资人、艺术爱好者和社会观众专程前来观展。

  本届艺术博览会展出作品时间前后跨度将近一百年,因时间跨度大带来的投资价值提升显著。以吴作人于1955年创作的“长安街”为代表的一批老北京的画作,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欣赏,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此外,白雪石、蒋采苹、龚文桢、宋涤等艺术名家以及华阳、融德等艺术画廓的展品深受买家追捧,签约活跃。其中,黄永玉的两幅国画作品——二〇〇九年五月无数山楼(69.5×137.5cm,2009年)和“鲤湖忆旧”(69×69cm,2008年)在现场分别以400余万元和200余万元的价格成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旅美艺术家徐希的“虎”画主题展,创造了艺术博览会现场购画量、签约量之最。据组委会露透:徐希的虎画现场定画量达到了36幅,签约量超80幅。

  权威媒体报道踊跃

  博览会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于10日早晨8:17的《新闻您早》、新浪收藏频道(专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微博)文艺之声、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雅昌艺术网、优酷、人民网(微博)、新华网、北京晨报(微博)、法制晚报(微博)、中新社等70余家专业及大众媒体在内的近百位编辑、记者争相报道,开幕式现场坐无虚席、盛况空前。

  继往开来 为买家创造放心投资平台

  博览会坚持“真品真作”为特色,以让买家们放心投资为目标。2012年,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将占在本届博览会的高水平和高起点之上,遴选具有代表性、学术性、权威性的艺术家作品,保持全新的定位和理念,整合不同地域不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的作品,努力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