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邓小平亲批公费留日学画 傅抱石之女返国发展
1979年末,经邓小平亲笔批准,艺术巨匠傅抱石之女傅益瑶受教育部派遣公费留日学画。旅日30余年后,这位大家闺秀18日携其揉合了中日技法的艺术创作亮相北京,返国发展。
这场“国画名家傅益瑶辛卯新作品赏会”呈现了傅益瑶所擅长的水墨山水巨制、佛教题材绘画与诗意画。
《黄山莲花峰》、《常建破山寺禅院诗意》、《杜牧诗意》等傅益瑶新近画作带给当天到场观摩的北京国画界人士许多惊叹。日本美术评论家井上谦给予傅益瑶的评价让观者有同感——“她的创作生活有三根柱子,这就是人和自然、人和神、人和佛。她的画里有很多高僧、很多人物,画了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又从中国东传到日本以及佛教文化的往返交流,既是信仰,也是修行,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对于文化巨擘的后裔在继承之余犹能别开生面,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者、北京艺术品投资者对去国30余年的傅益瑶人生经历充满好奇。关于抱石先生的口教身传,傅益瑶以前接受国内媒体访问时就透露,在父亲过世前她就画着玩,多半是为了讨父亲的好。但听从父亲的意见而考进南京师范学院古典文学专业,父亲的观念是“只要你肚子里装着书,将来做什么都行”。
傅益瑶在北京品赏会上表示,我是中华文化一饭一汤喂出来。因为父亲要求必须读历史,要知道人在大历史脉络里的存在,了解博远的文化精神。后来在日本学日本画,心里却越喜欢中国画,做水墨画家的信念也越发强烈,决心坚持中国绘画本质,这也成为她闯荡东瀛的一个转折。
从小听见的、看见的都是画,来客也多是画画的,傅益瑶小时候甚至认为,似乎世界上画家最多,“真想逃出去”。但今天回头看时,傅益瑶坦率地说,等人生出现必须自己面对的波折时,发现自己的人生真是含着金钥匙。
她回忆,1973年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苏北乡下任教、学画,傅益瑶有机会带着画作到北京故宫;郭沫若请人来欣赏,要培养她,但前往故宫博物院的国务院调令竟被县人事局挡下。后来有机会前往香港,国学大师饶宗颐提点她:中国画的线条要力透纸背,要练线条;在台湾的张大千看见她画作时一再透过朋友叮嘱:“千万不要离开爸爸”。而在日本,因为父亲缘故,她得以在名家画室“转来转去”。
但突破对父亲邯郸学步、泥足难举的困境更加困难。傅益瑶在日本曾长陷困惑迷惘,后来决心在探索中走自己的路子,慢慢地,“画里反多了爸爸画画的感觉进来,最终形成个人的面目”。
曾获日本最高美术评论奖“伦雅美术赏”和日本神道神社文化会“神道文化奖”,傅益瑶在日本画界赢得荣誉和认可。今年决定回国发展,对此,北京的艺术界朋友也衷心期待她“为当代中国当代画坛注入一股清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