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4000多年前的迷你火锅(图)

  (记者 冽玮)你见过4000多年前的壁炉吗?4000多年前的“迷你”小火锅还能用吗?2011年,考古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宝鸡市周公庙遗址新发掘了一处龙山时期居屋遗址,有主卧、庭院、地窖……充分证明先民们对家庭的热爱不亚于今人。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从周太王迁岐至周平王东迁的400多年间,岐邑(也称宗州)是周朝的都城所在。都城东迁后,西周王朝的宗庙仍在岐山,仍然是王室进行祭祀及一些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周公庙遗址位于岐山县凤凰山南麓,面积达10平方公里,是一处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大型商周时代遗址。

  自2004年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进驻岐山以来,考古队员们对包括岐山、扶风、凤翔等县在内的大周原遗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勘探调查,周公庙附近是重点勘查的地区之一。

  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介绍,周公庙遗址从2004年开始发掘,目前初步搞清商周时期的聚落分布,约有4平方公里(核心区),分为东边宫殿区、西边宫殿区,今年主要发掘的是东边宫殿区,考古面积为1000平方米左右。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清理出一处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点的居屋遗址,发现了白灰地面,生火取暖和做饭的火塘、火灶,一座大约40多平方米的面积的“两室一厅”,结构紧凑、功能齐全。一幅距今4000多年的先民居住生活的场景,完整地展现在考古队员眼前!

  11日在考古工地,北大学生孙雪静告诉记者,他们是轮流来从事田野考古实习的,在考古现场,他们每人分了5.5个平米的清理范围,带柱子的天井式庭院、专门的地窖、带壁炉的房间,就是这样一点点清理出来的。

  她指着庭院中一个小巧玲珑的火灶说,灶下还有红色的火烧土,圆形的灶眼可以放下一个小陶罐,她戏称,这就是古代的“迷你”小火锅。

  最有趣的是“两室一厅”中,有一间带有壁炉的房间,壁炉前还留着火种洞,类似于今天的“土暖气”,表明古人在漫漫长夜里,善于用火,为自己及家人营造一片温馨的天地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认为,此遗址的出土,对于研究探讨当时社会及其家庭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