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也喜欢中国的和田玉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据传,朝朝代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镇暑如杨贵妃;持玉拂面如慈禧太后……古籍考证: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各流派的气功大师一致认为,人身有“精、气、神”三宝,“气”的使用尤为突出,而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被收藏家们誉为中华独有之瑰宝。

  前段时间,北京福泰玉庄万斤和田白玉王在中国国际珠宝展上展出,这块玉产自新疆和田,山流水料,质地光洁细腻,至纯无暇,身披金纱,宛若凝脂。整体为一级白玉,部分材质可达羊脂白玉级别。重为一万零九百七十斤。长2.16米,宽1.52米,厚1.5米。正面视之如弥勒端坐,查阅资料得知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块和田白玉。

  和田白玉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外轰动,许多外国友人惊奇之余前往福泰玉庄观看。外国人也懂和田玉?当今世界经济联系紧密一体化,中国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更是影响广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正在走向世界。宝石一直是外国人喜爱的饰品,所有的饰品都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就是“美”,和田玉更具备如此之“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形容:“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和田玉的美不仅在其外表温润,也在其内蕴的独特品质。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今天,外国人也开始钟爱玉石,外国人也开始喜欢中国“玉”文化,当是顺水渠成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