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也喜欢中国的和田玉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据传,朝朝代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镇暑如杨贵妃;持玉拂面如慈禧太后……古籍考证: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各流派的气功大师一致认为,人身有“精、气、神”三宝,“气”的使用尤为突出,而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被收藏家们誉为中华独有之瑰宝。
前段时间,北京福泰玉庄万斤和田白玉王在中国国际珠宝展上展出,这块玉产自新疆和田,山流水料,质地光洁细腻,至纯无暇,身披金纱,宛若凝脂。整体为一级白玉,部分材质可达羊脂白玉级别。重为一万零九百七十斤。长2.16米,宽1.52米,厚1.5米。正面视之如弥勒端坐,查阅资料得知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块和田白玉。
和田白玉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外轰动,许多外国友人惊奇之余前往福泰玉庄观看。外国人也懂和田玉?当今世界经济联系紧密一体化,中国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更是影响广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正在走向世界。宝石一直是外国人喜爱的饰品,所有的饰品都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就是“美”,和田玉更具备如此之“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形容:“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和田玉的美不仅在其外表温润,也在其内蕴的独特品质。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今天,外国人也开始钟爱玉石,外国人也开始喜欢中国“玉”文化,当是顺水渠成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