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汹涌而来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不容乐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天球瓶,最新成交价:3090万港元,曾于1990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上拍。


  2011年岁末,圣诞节与新年元旦接踵而至,这些西方人本该喜气洋洋的日子,却只能笼罩在阴霾之中。美国人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即将迎来再一次总统大选,他们用强有力的手腕稳定了美元,但是那些不满的民众则选择占领华尔街。当然,与欧洲相比,美国的日子算是好过的了。如今,全世界的焦点都集中在欧洲,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失控,一场更加严峻的金融风暴将汹涌而来。在世界经济陷入危机困局的底色中,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究竟能有多强大呢?


  暗流汹涌:纽约拍卖受重创


  11月1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爆出新闻,其精心准备的重头拍卖———印象派与现代艺术夜场惨淡收场。按照统计数据,该夜场的总成交额为1.41亿美元,与事先估计的2.119亿至3.04亿美元相去甚远,其中拍品提供方自行收购的情况,按标的项目计算为38%,按价值计算为45%。这一数据发布,马上有人联想到了2008年11月金融危机来临前的情况,当时的全场总成交额为1.467亿美元,场上81件拍品中由提供方自行购回,按标的项目计算,比例为44%。


  不仅总成交额令人失望,一些被寄予厚望的重量级拍品同样表现不佳,如德加的代表作———铜雕《十四岁的舞者(Petite danseuse de quatorzeans)》,以1850万美元被拍品提供方自行购回,佳士得对这件作品的估价为2500万至3500万美元,早在2000年6月的伦敦苏富比,这件作品的成交价达到了770万英镑(约合1160万美元)。此外,两幅估价在1200万-1800万美元的毕加索作品以及两幅估价在1000万美元的贾科梅蒂作品均以流拍收场。


  媒体在评论佳士得这场拍卖时使用了“重创”这样的措辞。佳士得有关人士在拍卖之后则认为,他们的估价过于激进,显然低估了金融市场对于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亚洲拍卖仅是数据的“阳光灿烂”?


  回到亚洲层面,香港苏富比拍卖在10月1日就拉开了秋拍序幕,这比发生在纽约的拍卖早了一个月,也因此较早体验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实际温度。


  对于香港本次拍卖的结果,苏富比方面的总结是乐观的。按照香港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的说法,从10月1日至6日,“12场拍卖共拍出逾3000件拍品,总成交额达32亿港元,成为香港苏富比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拍卖会之一”。


  总体数据也支持程寿康的说法。按照统计,香港苏富比2011年全年拍卖总成交额为74.9亿港元,比2010年的53.4亿港元增加了40%。


  然而,行业观察者的目光却要更为苛刻,他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动荡已经波及拍场,这种影响的结果也并不像总体数据那样———只有阳光灿烂。


  10月3日,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又一个“黑色星期一”,香港股市在这一天创下28个月来新低。也是在这一天,亚洲当代艺术拍卖的大戏进行到了高潮部分,以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一号》为代表的一批此前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品登场。金融市场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异样碰撞,让有些媒体想到了雷曼兄弟破产时的苏富比拍卖。


  最终,《血缘:大家庭一号》的成交价为6562万港元,而香港苏富比为这件作品的估价为5800万至6500万港币。换言之,这样的成交价格只能算是勉强及格。此时,再看前一天进行的尤伦斯藏品的最后一次“集中甩卖”:“蜕变———当代中国艺术的革新与演化”专场,整场估价为7700万至1.6亿港元,最终成交为1.32亿港元,也是一个勉强及格的成交价。


  然而,进一步深究之后,不少人发现,当代艺术的整体成交情况一点都不乐观,成交数字背后的危机已经呈现出来。像周春芽、刘炜、刘小东、蔡国强、徐冰、谷文达等人的作品,本次在香港苏富比拍场表现均不理想。如果按照以往风向标的意义来衡量香港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市场令人捏了一把汗。


  尽管苏富比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在极力表示,张晓刚、曾梵志、刘炜、刘野等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仍受市场追捧,但很多市场观察者则持谨慎态度,他们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当代艺术是最先折戟的品种。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