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救火员”琼斯:把历史从墙上拿下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琼斯和她接管的港口博物馆


  担任博物馆管理者的17年时间里,苏珊·亨肖·琼斯先后让两个陷入困境的博物馆成功转型,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发展起来。独特的管理方式和优秀的策展能力令她备受业界称赞,善于同政府打交道的灵活手腕和融资技巧使她每每事半功倍。


  纽约南街港口博物馆近日宣布,现任纽约市立博物馆馆长苏珊·亨肖·琼斯将兼任该馆馆长,积极筹划已于今年2月关闭的港口博物馆的复兴大计。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港口博物馆有望于明年1月重新开放。


  临危受命的“救火员”


  64岁的琼斯在业界有“博物馆救火员”之称。进入博物馆管理领域前,她涉足过建筑保护工作和银行业。在博物馆行业,琼斯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辉煌:担任博物馆管理者的17年时间里,她先后让两个陷入困境的博物馆成功转型并实现令人惊讶的快速发展。琼斯曾管理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达10年之久,将这个当时遭遇定位危机的博物馆打造为美国最具特色的博物馆之一。近几年来,她扭转纽约市立博物馆颓势的表现更是让业界叹服。


  琼斯2003年接管纽约市立博物馆时,该馆正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早在1988年就提出的扩建计划迟迟难以实施,贮藏条件十分恶劣,包括5.2万件图片藏品在内的海量艺术品缺乏足够的存储空间。其他博物馆都不愿向其出借自己的馆藏,该博物馆实际已被业界“抛弃”。执掌博物馆多年的原馆长罗伯特·麦唐纳德因其馆址搬迁计划被市政府撤销而辞职,原本与纽约历史协会合并的计划也被无限期搁浅。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琼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她首先通过财政手段平衡开支,将博物馆预算从400万美元提高到1600万美元,并利用这笔钱进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造,包括推动藏品的数字化、在全部展厅中配备互动项目等。2006年,琼斯和她的团队筹集到8000万美元用于博物馆建筑的翻新,为展馆安装了未来感十足的玻璃外墙,还在内部新建了现代化的先进温控系统以改善贮藏环境。


  把历史从墙上拿下来


  事实上,提升硬件水平只是琼斯革新计划的第一步。“苏珊的管理方式非常特别。”纽约文化事务委员凯特·莱文说,“她知道怎样把历史从墙上拿下来,变得鲜活。临海的特性让市立博物馆具有潜在的品牌效应,能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述历史故事。”琼斯被认为是坚定的改革派,她辞退了博物馆员工里的保守主义者,带领工作人员策划一系列新展览,如“罗伯特·莫斯和现代城市:大都会的重构”“美国市长:约翰·V·林赛和重塑纽约”等,原本被视为只有古董玩具消防车、戏院戏服、银制器皿收藏等藏品的市立博物馆成功转型。


  《纽约时报》评论家尼克莱·欧拉索夫认为,正是一系列展览将博物馆彻底带离困境并实现了新生。“这些内容丰富的学术性展览,为那些在纽约历史学界已经被讨论得泛滥又误解丛生的话题,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曾获普利策奖的历史学者麦克·华莱士则指出:“10年前,市立博物馆的前途岌岌可危,想要实现转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苏珊的秘诀在于,把这里变成了社会活动和城市对话的平台。正是这个大胆的转型之举把博物馆变成了纽约的城市景观之一。”


  又一个“烂摊子”


  琼斯的成功引起了纽约文化委员会的注意,他们说服她兼任目前同样面临困境的纽约港口博物馆馆长,期待她为这个会员人数锐减、项目停止更新、财政面临困境的博物馆带来新生。在接下这份挑战书时,琼斯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包括免除博物馆的债务、为博物馆注入300万美元资产、重组员工、更换董事会等。琼斯说:“我觉得我可以做到,但前提是基础不能太差。我们需要政府的支持。”纽约市立博物馆董事会主席詹姆斯·迪南则指出,他十分看好琼斯。“在市立博物馆的作为证明了她有着不可思议的顽强意志力。她知道如何与政府打交道,争取必要的扶持。”事实上,琼斯确实已经取得了突破——布隆伯格领导的纽约市政府在债务问题上对她大开绿灯。琼斯已让政府官员们相信,一个重新振兴的港口博物馆能够为纽约城市发展带来强劲的文化动力。


  目前,琼斯正在着手改建博物馆。她邀请有20年海事管理经验的乔纳森·博尔威尔担任博物馆海域建筑主管,因为港口博物馆是一个有着11个海上建筑的馆群,整体修复预计将花费1亿美元。博尔威尔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决定哪些船体应该保留,哪些需要放弃。同时,琼斯将港口博物馆员工削减到15人,新成立的董事会只有7名成员。她和部分员工同时担任市立博物馆和港口博物馆两边的工作。


  “我既觉得兴奋,又感责任重大。”琼斯说,“你知道,这不是一个可以耽误20年的项目,我希望尽快解决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缺乏对城市历史了解的情况下随意地决定着城市的未来走向。我们有义务改变这个情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