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藏六千酒瓶 欲建个私人博物馆
一个个博古架,一个个奇特别致的酒瓶,如果不是主人介绍,大家还以为走进了古董博物馆。在焦作市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农民刘小继的酒瓶收藏室,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的酒瓶让在场的人叹为观止。3年间,刘小继收集的酒瓶达6000余个,堪称焦作酒瓶收藏第一人。
【结缘】
爱上酒瓶戒掉了酒瘾
12月4日,在刘小继的酒瓶收藏室里,他向东方今报记者道出了他是如何与酒瓶结缘的。
46岁的刘小继一直经商,外出应酬在所难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天把自己泡在酒坛子里,身体也每况愈下。2008年,刘小继无意间翻看杂志时,刊登在杂志上的一个栩栩如生的金猴酒瓶让他一下子着了迷,从此他便萌生了收藏酒瓶的念头。
此后,除了忙生意,他在外应酬时便留意起了餐桌上的酒瓶。遇上漂亮、奇特的酒瓶,他就如获珍宝,高兴地把酒瓶当做宝贝揣起来带回家,放在博古架上欣赏。慢慢地,“醉翁之意只在瓶”的刘小继竟把多年的酒瘾给戒掉了。
【痴迷】 收藏酒瓶他乐在其中
在刘小继的酒瓶收藏室里,各种造型的酒瓶应有尽有,大到有600斤容量的杏花村酒缸,小到只有25毫升容量的鹿龟酒瓶。为了收藏到有价值的酒器,刘小继真是下了不少工夫,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2010年5月,一位藏友告诉刘小继,河南汝州一位古玩收藏家收藏有一套以竹林七贤为造型的酒器。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小继立即乘车到汝州找到了这位收藏家。但该藏家开价很高,并没有出售的意思,刘小继只好先回家。一个月后,他再次前往汝州,拜访这位藏家。看到刘小继的诚意,该藏家最终忍痛割爱,以2500元的价格把这套酒器让给了刘小继。
为了收藏酒瓶,刘小继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哪里有酒器展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做生意赚的钱除了养家,一大部分都花费在了酒瓶收藏上。
采访中,刘小继向记者展示了一列“J.B.TURNER(特纳)”牌小火车,这列蒸汽机车有火车头、硬座车厢、卧铺车厢及餐车等,造型别致。当刘小继推着火车往前跑时,在场的人都以为这是工艺品。
“这也是一套酒瓶。火车头上的烟筒是倒酒处,在车厢的连接处也暗藏有倒酒处,每节车厢能储酒750毫升呢。”刘小继告诉记者,这件宝贝是他在网上从曾在德国留学的一名上海留学生那里购买的。
【愿望】
办个酒瓶文化博物馆
2008年,经朋友介绍,刘小继加入了河南酒器收藏联谊会,并走上了全国酒器收藏交流会,之后,对酒瓶收藏刘小继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刘小继收藏了大量有特色的酒瓶,不仅在数量上居多,更在品质上取胜。许多还是老瓶、人物瓶、孤品,弥足珍贵。其中的一个泸州特曲酒瓶,连做了十几年酒瓶收藏的中国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常务副主席、河南酒器收藏联谊会会长王冀宁都感叹:“在全国只见过这一个!可见刘小继收藏酒瓶的精神头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而酒瓶则是酒文化的实体承载者。谈起收藏酒瓶的乐趣,刘小继说,闲暇时光看着这些造型各异的酒瓶就觉得心旷神怡,收藏酒瓶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够学到许多东西。这6000多个酒瓶仿佛就是本百科全书,中外文化和风俗尽在这斑斓多彩的酒瓶上。“我想办一个酒瓶文化博物馆,让大家一起欣赏这些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刘小继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