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耕耘》拍出2.668亿或许只是个例
本报记者 林梢青
在北京进行的北京保利2011秋拍结束了第三天的拍卖。昨晚的“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夜场”中,徐悲鸿创作于1951年的《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668亿元的成交价被9078号买家收入囊中,刷新徐悲鸿作品成交世界纪录,并暂居本季中国艺术品秋拍单品成交价榜首。
三天来,精品集中的夜场,无论是近现代书画还是古代书画,都诞生了不少高价拍品,但这些并不能冲淡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冷静情绪。
静观三天书画日场,多数作品仅以底价或略高于底价的价格落槌,频频出现的流拍也几度令现场买家感慨。尤其是近现代书画部分,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王雪涛等此前广受市场热捧的名家作品,也未能逃出此劫。
有专家表示:“今年春拍处在一个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下半年开始,民间资金量紧绷,现金流短缺,成为民企和宏观经济的特点,直接反映到秋拍结果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市场将迎来两至三年的调整期。
曾受热捧的张大千作品也遭遇流拍
今年秋拍,保利拍卖负责人赵旭早早预料到了市场的走向,大幅减少了拍品数量——以往一场秋拍一般有8000件,今年减少了近10%,同时大幅调低估价。
但市场之冷还是出乎预料。
受挫最为严重的,当属从2009年起普涨的近现代书画。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王雪涛等之前受到市场热捧的近现代名家,价格普遍下跌,甚至接连流拍。
在近现代专场中,692号至704号13件陆俨少作品,4件流拍,8件均以略超过底价或底价落槌。仅有一件《石气晚霞》,以220万落槌,超出最高估价180万。
当齐白石的《茶花》以180万元底价落槌时,一位坐在记者身边的香港买家感叹:“放在春拍,绝对超过300万。”
保利首席拍卖师刘新惠(微博)也几次在落槌时感慨:“太便宜了,太便宜了。”
随后,1196号至1204号,9件徐悲鸿、张大千等名家成扇作品,连续遭遇流拍,甚至出现了不到底价也成交的例外情形,让不少买家颇感意外。
陆俨少的《黄山松云》底价45万元,40万元起拍,有南京买家加价到43万。在得到负责人示意后,作品以43万元的价格落槌,现场哗然。
保利市场部经理刘静解释:“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有些委托方会和我们公司沟通,愿意在底价上打折成交。”这也是拍卖公司在惨淡市场中才破例作出的让步了。
市场不景气,古书画精品最抗跌
频频流拍令现场气氛一度冰冷,拍卖师的情绪也受到影响。
令拍场恢复一些生气的,当属精品集中的三天夜场拍卖,因为作品都是有过多次著录的名作,所以诞生了不少高价拍品。
徐悲鸿创作于1951年的《九州无事乐耕耘》,是本次保利秋拍近现代书画的重中之重。
徐悲鸿与郭沫若相识于1925年,28年间交往不断。1951年郭沫若先生出席“第三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被授予“‘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后,徐悲鸿抱病为其绘制了这件宏幅巨制。此作曾藏于郭沫若纪念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此外,齐白石精品《山水合册》成交价为5175万元;吴冠中里程碑式作品《老虎高原》以2070万元成交;《石渠宝笈》著录的董诰《春景山水花卉册》以5290万元被8502号藏家竞得,刷新董诰作品拍卖纪录……
可以看到的是,在市场遇冷、买家普遍手紧的情况下,买家的眼光变得尤为挑剔,出手也非常谨慎。
相较而言,古代书画精品最抗跌。比如,前几天北京匡时(微博)首次面世的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由500万元起拍,在近一个小时的争夺后,以1.01亿元被上海藏家刘益谦收入囊中,成为今年秋拍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件拍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