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双簧”出土“文物” 你信就进局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常州市中心闹市区的人行道上,放着一个沾满泥巴的砚台,每当路人驻足瞧新鲜,就有人走过去跟卖主“讨价还价”,但都只是动口不动手……28日上午,记者在延陵西路见识了整个骗局的“精华部分”。

当天上午9点多,在瞿秋白纪念馆对面马路的人行道板上,一个胡子发白的老汉坐在花台上,脚边沾着泥巴的蛇皮袋里,露出半截沾满泥土的砚台。

自称姓陈的老汉对瞧热闹的路人说,这个砚台是前一天晚上从工地上挖出来的,快过年了,想换几个钱回安徽老家,“看看好咧,真正的砚台,刚刚挖出来个。不贵,也就一千块钱。”他撂下话后,摆出一副爱买不买的架式。

记者掏出相机,借口“拍下来让行家鉴定鉴定”。一名中年男子紧忙阻拦,并悄声操常州话警告,“不要来招麻烦,到辰光吃苦头。”随即,该男蹲下身,用手在刻有龙头的砚台上蹭几下,又搬起砚台细瞧背面的篆字,发出一声惊呼:“玉做的,上面刻着乾隆,这砚台我要了!”眼见围观人不为所动,他掏出300块钱“塞给”老汉,自然被老汉一口回绝。

这一回合刚结束,在边上旁观的一高个男子又挤了过来,把砚台一抱,说是要定了。见老汉摊手要钱,他说没带钱,要老汉跟他回家去拿。

“这怎么行呢?我要现钱!”老汉又把砚台夺了下来。

“这些泥巴一看就是涂涂上去的,那两个肯定是‘托儿’。”边上一位过路女子告诉同伴。正说着呢,那两人朝她们瞪了瞪眼。也许老汉想急于脱身,把价码降到了800块,这时又有路人凑了过来。

为让围观群众认清这伙人的真面目,记者有意拿话继续试探,先问老汉在哪个工地。他嘴里说着兰陵,手却指着相反的西新桥方向。记者再问能不能找个专家鉴定一下,吃准了再掏钱买下。这回那两个“托儿”急了,说是找人鉴定需要一大笔鉴定费,不划算。

“我请的博物馆专家是朋友,免费的,现在就叫他过来。”一见记者真的要打电话,那三个人气哼哼地骂了一句,立马骑自行车走人。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